接種科興 面癱風險增逾倍

科興疫苗
科興疫苗

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是令市民卻步重要原因,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接種由內地研發科興疫苗與患貝爾面癱有關聯,接種科興後患面癱的風險,較沒打科興疫苗高約1.39倍。團隊比對本港背景發病率,發現每10萬人打科興後,會增加約4.8人患面癱;至於由內地及德國研發的復必泰疫苗,則每10萬人接種後,會增加約兩宗面癱個案。相關研究已在醫學期刊《刺血針——傳染病》發表。

港大藥劑學教授黃志基的團隊利用醫院管理局的主動監測報告和電子健康紀錄,以及新冠疫苗不良事件網上報告系統的資料,評估兩款疫苗接種後42日內出現面癱的風險。

指打針效益仍高於風險

團隊利用醫管局數據分析,截至5月,有298名病人確診患面癱,當中256人沒打疫苗,28人打科興疫苗,14人打復必泰疫苗。同期有1,181名患者在公立醫院入院,且沒有面癱的作對照組,當中有1,097人沒打針,53人打科興疫苗,31人打復必泰疫苗。研究經「巢式病例對照研究法」發現,打科興疫苗後出現面癱的風險,較沒打科興疫苗高出約1.39倍。

此外,團隊分析由今年2月23日至5月4日期間,逾45.1萬及逾53.7萬名分別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與復必泰疫苗人士的數據。有28人接種科興疫苗後,臨床診斷為面癱,復必泰組則有16人。團隊再與本港基線發病率比較,發現每10萬人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後,分別增加4.8和2.0宗確診面癱。

研究指接種科興疫苗後患面癱風險有所增加,但認為打針的效益仍高於風險,逾九成都能在9個月內康復。至於引發面癱的機制仍然未明,或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患者年齡介乎16至87歲

根據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截至7月31日,衞生署共接獲186宗懷疑面癱的報告,其中13宗被認為不屬於面癱,兩宗則缺乏足夠資料以作評估。餘下的171宗個案中,涉及96名男子和75名女子,年齡介乎16至87歲。當中有83宗曾接種科興疫苗,88宗曾接種復必泰疫苗,每接種10萬劑的個案宗數分別達3.7宗及2.6宗。

報告指,貝爾面癱(暫時性一側面部下垂)是常見的神經系統問題,大部分患者就算沒有治療亦可完全康復,而發病3日內若能及早接受短期治療,更可進一步提高康復率。

新冠疫苗副作用是市民卻步重要原因。
新冠疫苗副作用是市民卻步重要原因。
港大發現,每10萬人打科興疫苗後,會增加約4.8人患面癱。
港大發現,每10萬人打科興疫苗後,會增加約4.8人患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