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禁加味煙及電子煙 「火車頭」難執法

【Now新聞台】政府公布控煙策略及十項短期措施,包括禁止加味煙、全面禁止電子煙及禁止排隊吸煙等。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爭取年底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目標在明年將吸煙率由9.1%降至7.8%。

現時全港有超過57萬煙民,不少年輕煙民首次吸煙,都是吸食電子煙和加熱煙。政府完成控煙策略公眾諮詢,公布短、中、長期控煙策略,其中有十項短期措施;繼前年禁止進口與售賣電子煙和加熱煙後,正式決定全面禁止使用另類吸煙產品。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已經有兩年多時間,市民其實是不能夠在香港買到,或入口到煙草產品,我們覺得是時候加強管制。我們會假設,經過兩年多時間,任何的所謂貨尾都已經用完。」

傳統香煙亦會加強禁制,政府指,在20至49歲的煙民群組,薄荷味、水果味等加味煙比原味香煙更受歡迎,決定禁止所有加味煙。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事實上加味煙的手法,意圖用一些添加劑,用一些獨特的氣味,掩蓋煙草產品本來刺喉的味道,減低市民對加味煙煙害的意識,更加令年輕人嘗試吸煙。」

為減輕二手煙影響,政府決定禁止在排隊時吸煙,初步涵蓋候車及排隊入主題樂園等;不過俗稱「火車頭」的邊行走邊吸煙行為,政府認為較難執行,列為中期措施,2026年後再研究。

林文健:「如何定義邊行邊走行動,至於實際在操作層面,亦都可能是到底怎樣的移動才是步行,又或是步行的過程中他停下來,那執法的操作又會如何,我們會認真考慮這個議題。」

其他將實行的措施,包括將禁煙區擴至學校、幼兒中心、安老院等的出入口,違者罰款3000元,同時增加走私香煙罰則,增至罰款200萬及入獄7年。

至於會否禁止特定年份後出生的人士吸煙,政府形容是爭議大的終極手段,會列為長期措施再研究。

政府爭取今年內將修例建議提交立法會,明年通過新控煙措施,但具體執行時間會再決定,例如對另類煙草產品會設有寬限期,不會馬上禁止。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