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中史課綱未列「六七暴動」 楊潤雄:持開放態度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對於「六七暴動」及「六四事件」是否納入初中中史科課程,持開放態度。

【星島日報報道】初中中史科課程第二諮詢稿,未把「六七暴動」及「六四事件」列入建議課綱。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質疑當局做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強調當局持開放態度,而當局亦沒有禁止學校討論有關議題,認為外界「無謂大做文章」。有校本教授「六七暴動」及「六四事件」的中學,教師期望修訂後課程有空間講授相關史事。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原是討論《施政報告》的教育政策,但焦點落在剛公布的初中中史科課程諮詢稿,多名非建制派議員關注課程會否涵蓋「六七暴動」及「六四事件」,公民黨陳淑莊指後者涉及內地與本港關係,影響本港往後發展,她又不滿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日前以「雞毛蒜皮」形容未列在課綱的史事。民主黨許智峯形容諮詢稿對敏感議題「避重就輕」。 楊潤雄回應指,當局對課綱內容持開放態度,現時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當局將在第二輪諮詢收集意見,交予課程發展委員會專業討論,以期二〇/二一學年推出新課程,「大家無謂就某一、兩項事件是否在里面(課綱)而去做文章,『六四』(事件)或『六七暴動』,我們沒說過學校不可以教。」他又解釋,綜觀五千年中國歷史,個別事件重要性或較低,但即使沒有列入課綱,教師仍有自主選取他們認為重要的課題教授。康陳翠華亦主動解釋,對課程諮詢稿用詞不當,「但我不是貶低個別歷史事件」。 現時「六七暴動」未納入中史科課綱,採用兩史合併的聖公會梁季彝中學,校本教材對相關史事有所涉獵,包括親中組織受內地文革思潮影響,鬥爭升級與港府鎮壓,安排在中一講授。該校教師陳志華形容「六七暴動」並非「敏感至教不到」,可利用剪報資料或實地考察了解。他坦言,就算日後須過渡至獨立的中史科,亦會在教授文化大革命內容時,交代「六七暴動」。 「六四事件」亦是校本課程內容之一,陳志華稱學生對事件經過不陌生,但教師以當時本港電視新聞片段為教材,港人對內地休戚與共的反應,令學生有所反思,「現在很多學生覺得『六四事件』不關香港事,但他們接觸史科後便會改觀,反而加強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他認為教師只須客觀持平,交代原因、經過及影響便可,「我們不是政治教育,而是歷史教育,如何判斷應由學生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