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施政報告》擴填海 推「明日大嶼」計畫

林鄭月娥表示,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接近二百五十項新措施,範圍涵蓋土地房屋、醫療、福利、民生等。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林鄭月娥今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將提出近二百五十項新措施,其中房屋、土地問題成為重中之重。據悉,政府將提出「明日大嶼」計畫,在東大嶼發展千多公頃的人工島,並配合跨海鐵路,填海規模比政府原先提出的一千公頃更大,以作為長遠土地供應來源。短期措施方面,《施政報告》將提出以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提升農地地積比,額外地積比將主力發展公營房屋。多項民生、教育措施亦會出台,包括取消強積金對沖、中小學教師學位化等。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接近二百五十項新措施,範圍涵蓋土地房屋、醫療、福利、民生等。報告沿用去年的天藍色做封面,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不會逐字宣讀《施政報告》,只會簡短發表講話,重點介紹一些社會特別關心的措施,料能在一小時內完成,但今年報告的字數將比去年長百分之二十,即超過五萬字。 據悉,增加土地供應是整份《施政報告》的重點,最受關注的是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畫,建議在大嶼山東面填出人工島,並構思以大型跨海鐵路接駁港島配合,面積比政府於「2030+」提出發展東大嶼、填海造地約一千公頃更大,長遠可提供數十萬個住宅單位。 不過,遠水不能救近火,政府將多管齊下增加短期房屋供應,包括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新界農地,提升農地地積比,而額外地積帶來的新增樓面面積,將主力發展公營房屋,例如居屋或首置上車盤。《施政報告》亦會調整公私營房屋「六四」比的比例,增加公營房屋供應。面對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施政報告》同時交代增加過渡性房屋,包括改建單幢式工廈,讓正輪候公屋的合資格人士入住。 《施政報告》同時會在創新科技作出百億計的投資,鼓勵院校的科技研發;連同其他福利、醫療、教育等措施,預料投入的公帑有數百億。教育方面,其中一項重點措施是二〇一九年新學年起,落實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學校可以視乎校本情況,最遲二〇二〇至二〇二一學年實施。《施政報告》亦將落實中小學推行「一校一行政主任」,以處理校內採購、招標等行政職務,並擔任法團校董會秘書,學校可按編制開設常額的行政主任,或領取津貼外購相關服務,推算每年新增逾四億元的經常性開支。 林鄭月娥昨天表示,港府今年收到的市民意見書達一萬二千八百份,比往年多出數倍。她從這些意見里,梳理出市民最關心的三大議題,第一,是房屋和土地供應,差不多佔了三分之一的意見書是關於香港的房屋及土地供應;接着是醫療,亦有百分之十七是關注香港醫療系統;第三就教育和福利,各佔百分之八在意見書里反映這方面的意見。她希望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能夠有效回應社會的關注。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