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拒捆綁 利減議會對峙

【星島日報報道】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舉行暑假前最後一次會議,由於泛民議員昨晚開會後決定「各自發揮」,令人擔心今日八項比較緊逼的撥款申請,能否全數獲得通過。不過,今次泛民中的溫和派拒絕被激進派捆綁,避免正在改善的行政和立法關係重陷破裂,事件顯示各方和解的過程絕非一片坦途。 泛民昨晚決定今天會繼續審議三十六億元的教育撥款,表面理由是社會高度關注,實際盤算包括撥款涉及特首林鄭月娥吸納多方意見後提出的措施,影響逾萬師生,當中包括民主派的傳統票倉,開罪不起。 至於其餘七項撥款申請,儘管林鄭月娥表示涉及七百六十億元及近萬個建造業職位的十六個工程項目,以及數十萬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僱員的薪酬調整,泛民卻賣個關子,沒有表明取態,據理解會「各自發揮」,即不再一致行動。 通過教育撥款 其餘未卜 既然是各自發揮,本來就對法庭褫奪四名議員職位的判決感到憤怒的一些激進派議員,自然會有所動作,作出政治宣示及向自己的激進支持者交代。他們如何「發揮」,會否擾亂會議秩序和阻礙會議進行,成為餘下七項撥款申請能否及時獲得通過的變數。 早前泛民曾經表示希望一致行動,現在變成相互尊重,各自發揮,顯示大家捆綁不成。過去多次重要議題上的捆綁,都是激進派寸步不讓,溫和派不得不向激進派靠攏,以示團結;今次激進派無法再捆綁溫和派,大家不再共同進退,成為議會生態轉變的苗頭。 儘管激進派會在議會內繼續搞動作和挑釁,建制派議員仍宜沉着氣,少惡言相向,務求激進派「一隻巴掌拍不響」,以減少議會內不必要的火花。 建制釋善意 追薪宜寬鬆 今次褫奪議席對四人的衝擊,除了失去議席和收入,還有須按法庭規定支付與訟雙方合共逾千萬元的訟費,以及向立法會交回已領取的逾千萬元薪津。由於訟費屬於法庭裁決,難有轉寰餘地;至於追討薪津,則是立法會的權力範圍,如何處理,由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決定。 建制派成員在行管會中佔多數,在追討薪津方面掌「生殺大權」。由於四人當初是獲立法會主席接納為議員,並且對議員工作確實有付出心力,與其對四人窮追猛打,不如寬鬆一點處理其薪津問題,這將有助緩和議會的對立氣氛。 林鄭月娥當選以來盡力修補與泛民的關係,建制派和泛民之間亦降低火藥味,政壇「吹和風」,但是從今次事件可以看出,政壇和社會撕裂的因素積累已久,錯縱複雜,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出現「大和解」。和解之路崎嶇曲折,枝節橫生,需要各方以公眾利益為依歸,持續釋出善意,克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