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檢市值逾15億元走私貨 有紀錄以來最大宗

海關本月13日在葵青貨櫃碼頭檢獲大批懷疑走私貨物,涉嫌利用遠洋船經新加坡走私貨物往內地,當中包括10億粒全新集成電路、25噸花膠魚翅等海味貴價食材,兩萬支紅酒和27000隻古典音樂光碟和黑膠唱片,以及一批舊電子產品,估計市值超過15億元,是海關有紀錄以來最大宗走私案件,並拘捕一名45歲貨運公司的經理。 海關在行動中鎖定15個貨櫃進行扣查,報稱載有木漿,即製造紙原材料,但海關進行X光檢查,認為影像非常可疑,密度同形狀不一致,明顯不是單一貨物,打開入面的木箱後發現大批走私貨。 海關指出,東南亞國家和內地對木漿有需求,走私集團不惜公本採取迂迴路線,企圖利用看似合理化的申報,利用香港與附近城市便利的物流網絡,將走私貨物混入貨櫃魚目混珠、蒙混過關,增加執法困難,如果這批貨物成功走私到內地,相信可以逃過6億元稅款,亦可以圖利。 海關提到,檢獲的大批集成電路為近期罕見,相信疫情後內地製造業非常蓬勃,生產商對電子零件有殷切需求,不法分子希望偷運到內地逃避稅款和嚴格監管;至於2萬多隻音樂光碟,不排除有人透過走私到當地後,再進行炒賣圖利。 她又指,疫情以來留意到不法分子利用海路進行走私活動,再以成立短時間的空殼公司付運貨物逃避偵查,嚴重影響物流業的運作,呼籲業界小心了解付貨人、訂單和相關公司的背景,以免被不法之徒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