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新抗病毒藥 可治沙士禽流感

■袁國勇(左二)及其研究團隊。右二為袁碩峰。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禽流感、沙士及中東呼吸綜合症等流行性傳染病近年肆虐全球,惟現時治療藥物只針對一種病毒,而效果有限。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研究團隊花兩年多時間,發展出一種新型抗病毒藥物,可同時治療七至八種流行性病毒,包括沙士、禽流感及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在患病初期使用小量的新型藥物,便可大幅抑制病毒複製,改善病情,該項新發現已經申請美國專利,料六至八年內可面世。 不少流行性傳染病的病毒如沙士及中東呼吸綜合症,均經呼吸道感染患者,袁國勇指,在研究過往傳染病時發現沙士及中東呼吸綜合症的患者均會肚痛腹瀉,佔整體患者逾四成三;更發現病人糞便分泌物內的病毒,較鼻內分泌物的病毒可高出一萬倍,因患者的大腸含有大量磷脂的雙膜脂質囊泡,猶如一個「製毒工廠」,可不停複製病毒細胞。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團隊花兩年多時間,發現化學合成物AM580,可抑制雙膜脂質囊泡的生成,繼而阻止複製病毒。因人體內的細胞蛋白SREBP與人類DNA結合後,繼而產生囊泡的原材料脂肪酸。當使用新藥物AM580後,可阻止有關的蛋白與基因結合,繼而無法生成雙膜脂質囊泡,故最後可阻止傳染病病毒大量複製。 有份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系博士後研究生袁碩峰表示,新藥物有效治療七至八種呼吸道病毒,包括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甲型H1N1流感、寨卡、EV-71腸病毒和第五型腺病毒等。團隊在實驗中更發現,在患病初期使用少量的新型藥物,便可大幅抑制病毒繁殖,令部分流行性傳染病如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沙士及寨卡的病毒數量,下跌至原本病毒數量的一半。 研究團隊亦在小鼠上試驗新型藥物,發現藥物對呼吸道病毒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特別是小量的藥物便可以抑制中東呼吸綜合症的病毒。在試驗中,患上中東呼吸綜合症的老鼠在八天後,存活率已低於七成;惟在另一批患病的老鼠上,經老鼠的腹腔灌注新藥物四日後,其腦部並沒有發現該病毒,以及所有老鼠在十五天後仍然生存。新藥物對沙士、甲型流感H1N1、寨卡病毒EV-71腸病毒及第五型腺病毒等亦有效,加上新藥物的副作用較小。 研究團隊亦強調,新藥物主要針對呼吸道傳染病,當中以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但強調藥物可抑制流感病毒複製,惟藥效較強力流感藥低。團隊亦指,該項新發現已經申請美國專利,並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發表。新藥物未來將進行臨牀實驗,測試新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及藥效,料六至八年內可面世,並透露有投資者對該藥物有興趣,相信屆時藥費不會太昂貴。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