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收緊5項空污指標 最快2025年初落實

【on.cc東網專訊】為持續提升空氣質素,港府每5年最少進行一次的空氣質素指標檢討,正評估本港空氣質素在2030年的改善幅度。據文件顯示,當局建議收緊5個現行的空氣質素指標,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二氧化硫(SO2)等,另參考世界衞生組織新增3個指標。就相關公眾諮詢將於今月底結束,當局擬於明年將修訂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目標2025年1月起落實新指標。

當局最新建議,將二氧化硫(SO2)的24小時指標,由現時中期目標每立方米50微克,收緊至最終指標每立方米40微克;可吸入懸浮粒子的1年指標,由現時每立方米50微克,收緊至30微克,而24小時指標即由每立方米100微克,收緊至75微克;至於微細懸浮粒子的1年及24小時指標,即由每立方米25及50微克,分別收緊至15及37.5微克。

同時,當局建議加入3個世衞新增指標,包括二氧化氮(NO2)24小時指標,並設置在中期目標每立方米120微克,每年容許超標9次;臭氧(O3)高峰季節指標,中期目標為每立方米100微克;一氧化碳(CO)的24小時指標,其最終指標是每立方米4,000微克,每年容許超標0次。當局指,更新後的15項空氣質素指標中,7項已訂於世衞《指南》最嚴格的水平。

當局指,去年香港空氣質素是過去25年最好,吸入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的年均濃度,相對2013年份別減少43%至62%;同期路邊空氣污染物年均濃度,亦分別減少47%至64%。惟長遠改善亦需落實21項改善措施。

其中,當局擬收緊船用輕質柴油和工業柴油含硫量,由現時上限0.05%收緊至0.001%,與本港車用柴油的法定含硫量看齊,但遠洋輪船可獲豁免。當局指,收緊上限將令船用輕質柴油含硫量減少98%,參考本地船隻2020年排放約380噸二氧化硫及320噸可吸入懸浮粒子,預計收緊後將減少每年約370噸二氧化硫及5噸可吸入懸浮粒子排放。

當局另打算解除沙田燃料限制區內使用液體及固體燃料的限制。當局指,有關限制早於上世紀80年代實施,惟空氣監測數據顯示,該區二氧化硫濃度已由1991年的每立平米14微克,下降至近年5至7微克,與其他地區平均水平相若甚至更低。當局認為,相關限制已不合時宜,而解除限制建議早前已獲地區人士及不同持份者同意。限制解除後,區內市民將可進行一般燒烤活動,食肆亦能使用酒精膏、備長炭或石臘等非氣體燃料作食物加熱用途。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