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組電競隊向亞運邁進

港電競總會會長楊全盛以江蘇太倉市為例,指政府投放資源發展成電競小鎮後,去年已衍生超過十隊戰隊及逾六百場賽事。

【星島日報報道】電子競技熱潮近年席捲全球,為不同行業帶來商機,電競於社會雖然仍被標籤為「打機」及「無出息」,但港府已察覺其潛力,更在今年《財政預算案》撥款一億元發展電競產業。業界人士對此感到雀躍,香港電競總會會長楊全盛以江蘇太倉市為例,指政府投放資源發展成電競小鎮後,去年已衍生超過十隊戰隊及逾六百場賽事,他有信心香港可於二〇二二年派隊出戰亞運電競賽,但首要業界團結,並在選拔代表的方法上取得共識。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撥款一億元發展電競產業,多名電競業界人士對此感到興奮,認為政府終於有實際行動支援,不再空談支持發展。香港電競總會會長、天旭科技投資集團執行董事楊全盛認為,現時香港社會電競氛圍薄弱,他舉江蘇太倉市為例,指政府投放資源發展成電競小鎮後,太倉去年已衍生超過十隊戰隊及逾六百場賽事。他認為,香港只要有地方作電競培育基地,同樣可有成果。 二〇二二年杭州亞運會將電子競技納為正式比賽項目,各地電競選手均摩拳擦掌,誓要爭奪電競皇者之位,而香港選手仍在擔憂政府不承認電競為體育項目,會影響參賽資格。楊全盛說:「電競成為運動是大勢所趨,不一定靠政府由上而下去做,只要業界有共識亦可進軍亞運。」他解釋,本港電競代表隊進軍亞運可參考其他運動模式,建立一個類似「足總」的電競總會,與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溝通。 他說,現時業界遇上的問題,是如何選拔香港電競代表隊:「究竟應該選拔成績最優秀的隊伍代表香港出征,還是按電競選手個人成績挑選,另組隊伍?或是挑選一名頂級電競選手為領隊,由他去選擇其餘的隊友呢?」以上種種方案,業界均未有共識。 電競被不少家長喻為「無出息」,香港電競總會主席周啟康反駁,電競專才晉升階梯好,可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可惜人才難覓,當中最缺人手的崗位是電競直播導播和導演,「電競直播要求不同普通直播,導播需要非常熟悉遊戲,明白講術語,知道如何追蹤玩家行動;難度高的遊戲有高達一百人同時比賽,要控制一百個畫面是非常高難度的工作。」 周啟康指出,全職導播月薪可達一萬八千元,表現出眾者,可於一至兩年後獨當一面,晉升為導演,月薪至少二萬五千元,而一些持續四日的電競活動,更會以高達六萬元聘請一名導演。 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鍾培生亦同意本港電競業界人才難求,指出原因在於香港沒有足夠資源留住甲級電競選手。電競賽與足球賽相似,亦會分為甲組和乙組賽事,鍾培生指出,香港並非沒有頂級選手,現時能夠進入甲乙兩組賽事的本港受薪選手約有二十人,但不少已因培訓及收入等待遇不足而流出海外。 電競屆KOL達魂製作行政總裁林慧韡 (達哥)亦對政府撥款支持電競發展感到高興,謂「以前得我一個在直播上自己噏」,現在政府終有行動了解業界意見。他強調,動畫、漫畫及遊戲(簡稱ACG)的發展息息相關,「電競業做得好,就可帶動其他產業」。他表示,遊戲需要角色插畫、配樂、聲效及動畫分鏡等,遊戲成功會令人才需要增加,自然推動創意產業,如動畫、漫畫、音樂及電影等發展。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