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看天下》:馬克龍下月訪華盼中國助解決烏克蘭衝突
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前宣布,將於下月訪問中國。他表示,希望借助中國的力量,盡早解決烏克蘭衝突。 有分析認為,馬克龍今次訪華,未有按照外交慣例,等待中方回訪後才訪華,相信是急於透過此行,在烏克蘭問題上尋找出路,更可能是為法國本身的經濟尋求突破點。
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前宣布,將於下月訪問中國。他表示,希望借助中國的力量,盡早解決烏克蘭衝突。 有分析認為,馬克龍今次訪華,未有按照外交慣例,等待中方回訪後才訪華,相信是急於透過此行,在烏克蘭問題上尋找出路,更可能是為法國本身的經濟尋求突破點。
【on.cc東網專訊】外媒早前報道,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將會訪問中國,而此行重點是向華的半導體產業「取經」。巴西前外長、現為盧拉外交政策顧問的Celso Amorim表示:「巴西無法承受在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中偏袒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總理將從周一 (27 日) 開始,在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正式訪問,會見包括習近平和李強在內的最高領導人。除了李顯龍之外,馬來西亞首相安華 (Anwar bin Ibrahim) 也會在本周出訪,近期還會有多名歐洲領袖
洪都拉斯外交部日前宣布與台灣斷交後,洪都拉斯外交部副部長Antonio Garcia表示,台灣人員必須在30天內撤出在首都特古西加爾巴的駐洪都拉斯大使館,目標是台方有序及友好地撤離。Antonio Garcia強調,中國可以在洪都拉斯投資約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同時提振洪都拉斯的勞動力市場。#洪都拉斯 #台灣 #大使館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通電話。 習近平指出,去年年底對沙特進行成功國事訪問,有力推動中沙關係發展,促進中國同海合會和阿拉伯國家關係,對中東地區局勢產生積極影響。中方願同沙方一道,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擴大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 習近平指出,最近,在中國、沙特、伊朗共同努力下,沙特、伊朗北京對話成功舉行並取得重大成果,有助於沙伊兩國改善關係,希望沙伊雙方秉持睦鄰友好精神,在北京對話成果基礎上不斷改善關係。中方願繼續支援沙伊對話後續進程。 穆罕默德表示,沙方衷心感謝中方大力支持沙特和伊朗改善關係,這充分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作用。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建設性作用,沙方對此高度讚賞。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及中國發起外交攻勢之際,美國將於本週召開第2屆民主峰會,尋求對抗威權主義的統一陣線。為了回應人們對首屆峰會過於關注與美國相關議題的疑慮,美國這次將與尚比亞、哥斯大黎加、韓國與荷蘭領袖共同舉辦這場為期3天的峰會。
在台灣,馬英九前總統昨乘國航「三通」客機,抵上海後再轉高鐵赴南京,開始其12天的祭祖交流行程。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上海市台辦主任鍾曉敏等到機場迎接。馬英九在出發前表示,「今年73歲了,等了36年才有機會到大陸去訪問,的確是待了久了一點,但我很高興能去。」 馬英九指,他在37歲時已在政府處理兩岸事務,至今天才
(法新社新德里26日電) 印度昨晚召喚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就分離主義人士昨天闖入印度駐溫哥華領事館館區發動示威一事,表達「強烈關切」。印度外交部今天上午發布聲明,昨天已傳召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質疑為何分離與極端分子能突破警方封鎖線進入領事館館區,並對此表示「強烈關切」。
巴西總統盧拉由於健康原因,取消了本周一至周五對中國的訪問,將延期訪華。巴西農業部長法瓦羅表示,中國政府會重新安排總統盧拉訪問中國的新日期,兩國已推遲簽署相關協議。不過,上周已抵達中國的法瓦羅稱,巴西和中國企業之間的協議,預計仍會如期在本周三宣布。他強調, 他的中國之行已取得一項重要成果,中國批准恢復進口巴西牛肉,並發放新的工廠許可證。在發現一宗非典型瘋牛病病例後,巴西當局在上月23日主動停止對中國的出口。 (BC)#巴西農業部長 #盧拉 #習近平 #訪華 #簽署協議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洪都拉斯決定與中國建交,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作出的政治決斷,不設任何前提,中方高度讚賞。 毛寧強調,建交不是交易籌碼,近幾年來,巴拿馬、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等國家,相繼與中國建交或復交,均不附加前提條件,中洪建交同樣如此,中方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秉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精神,積極推動與洪方各領域互利合作,助力洪都拉斯經濟社會發展,為當地人民帶來福祉。 毛寧又告訴台灣當局,台獨是死路一條,金錢外交沒有出路,任何逆歷史潮流的圖謀,注定會以失敗告終。
(法新社基輔/柏林26日電) 俄羅斯總統蒲亭決定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後,烏克蘭今天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德國也譴責這種使核武更靠近歐洲聯盟(EU)的作法。烏克蘭外交部表示:「烏克蘭期許英國、中國、美國、法國採取有效行動,來反制克里姆林宮的核勒索…我們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立即為此召開特別會議。」
美國同意加強與日本在電動車電池礦產供應鏈方面上的合作,並擴大稅收減免範圍,以抗衡中國在電動車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表示,根據美日協議,使用在日本收集或加工原材料的電動車將有資格根據美國的《降低通貨脹法案》獲得補貼。 根據該協議,美國及日本還將避免對兩國之間交易的關鍵礦產徵收出口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及日本駐美國大使Koji Tomita將於周二(28日)簽署協議。西村康稔稱,隨著對電動車的需求出現大幅增長,確保電動車必要礦物的供應是需要解決的重要議題。(mn/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國家副主席韓正在北京會見洪都拉斯外長雷納時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中洪關係,歡迎卡斯特羅盡早訪華,共同擘畫雙邊關係發展藍圖。 韓正表示,中方願同洪方開展治國理政交流,在國際事務中加強協調配合,並歡迎洪方加入「一帶一路」合作,把兩國優勢互補轉化為全面合作動力。 雷納表示,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願盡快應邀來華訪問。洪方將奉行一個中國原則,願借鑑中國發展成功經驗,深化雙邊各領域務實合作。(ta/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台灣外交部公布,斐濟外交部於3月24日以節略正式知會台灣駐斐濟代表處,自3月15日起恢復代表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及享有依據1971年《斐濟外交特權及豁免法》的外交特權。台方對此表示肯定與感謝。台灣外交部指,斐濟前政府於2018年片面將台灣駐斐濟代表處更名為「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經多年努力爭取,加上去年底斐濟大選政黨輪替,新任政府肯定台灣自1971年起在斐濟確具實質貢獻,經內閣會議討論,決議撤銷前政府決定,恢復台方原代表機構名稱及外交特權。台灣外交部強調,斐濟是台方在太平洋區域理念相近合作的重要夥伴,雙方政府將持續穩健交流,深化台斐友好關係。斐濟現為中國的邦交國之一。 (ST)#斐濟 #台灣
對於日本多名國會議員正準備提出議案,禁止短片分享平台TikTok,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指,中方反對有關國家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認為各國都應該為別國的企業正常的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TikTok #日本 #毛寧 #外交部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昨終與台灣斷交,結束82年的外交關係。在北京,外交部長秦剛與到訪的洪都拉斯外長雷納會談後,雙方簽署中洪建交公報,正式互相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洪都拉斯表明,世上只有一個中國,承諾並恪守一中原則,不再與台灣有任何官方關係。 北京與洪都拉斯簽署建交文件之前,率先發聲明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表明只
中國與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建立外交關係。 洪都拉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與台灣「斷交」,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國家副主席韓正在北京會見洪都拉斯外長雷納。 韓正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中洪關係,歡迎總統卡斯特羅盡早訪華,共同擘畫雙邊關係發展藍圖。中方願同洪方開展治國理政交流,歡迎洪方加入一帶一路合作,把兩國優勢互補轉化為全面合作動力。中方願同洪方一道,在國際事務中加強協調配合,共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 雷納表示卡斯特羅願盡快應邀訪華。洪中建交邁出歷史性重要一步。洪方將奉行一個中國原則,願借鑒中國發展成功經驗,深化雙邊各領域務實合作,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宣布不承認台灣,北京之後宣布與洪都拉斯建立外交關係。 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同洪都拉斯外長雷納簽署建交聯合公報。 秦剛表示,洪都拉斯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洪都拉斯即日斷絕同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台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中方對洪方的立場表示讚賞。 秦剛強調,洪都拉斯選擇同世界上181個國家站在一起,做出承認並承諾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設任何前提同中國建交的政治決斷,完全符合洪都拉斯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這再次充分證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符合國際大義、順應時代潮流的正確選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中方正告台灣當局,搞「台獨」分裂活動違背中華民族的意志和利益,逆歷史潮流,注定是絕路一條。 雷納表示,洪方願同中方加強金融、貿易、基礎設施、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合作,密切在多邊框架下溝通協調。感謝中方對總統卡斯特羅訪華邀請,相信訪問將造福兩國人民,也將造福全人類。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中國新任駐北韓大使王亞軍已經抵達北韓履新。 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朝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近年來在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朝關係步入新的歷史時期,並持續向前發展,中方相信王亞軍履新將為推動中朝傳統友好合作關係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內地傳媒報道,1969年出生的王亞軍,曾任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司長、中聯部部長助理及副部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