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與基因:醫生沒空解說的基本二三事

【本文獲《癌症資訊網》授權轉載】

確診癌症後,醫生很多時會建議檢驗「基因」,然後便趕忙開始治療了,也許沒有仔細了解的空間。究竟癌症與基因有何關係?驗出有基因變異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否由父母遺傳而得,又會否影響下一代?這要從癌症的源頭說起。

癌症由一連串基因變異引起

人體有約2萬多個基因,每個基因是一組密碼,記載著掌控細胞生長及凋亡的資料,讓身體各器官有條不紊地新陳代謝。正常細胞分裂時,一變二、二變四,基因資料在複製的過程有機會出錯,成為基因變異。若這細胞逃過身體的修復機制得以存留而沒有被消滅,以後再陸陸續續累積其他基因變異,便能長生不老,不受控制地繁殖,成為癌症。這過程就像每次購物收集印花,達到特定數量便「中獎」。

若先天性家族遺傳了某些特定的基因變異,即是身體所有細胞天生已經擁有一個「印花」,自然會傾向較容易患上腫瘤,但通常亦需累積其他後天的基因變異才會成癌;而不論有否先天遺傳,後天的基因突變都可機緣巧合地發生,尤其曾接觸輻射、化學品等致癌物質,只是後天的基因突變只影響個人,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總括而言,癌症基本上是基因的病變。

癌症基因變異的重要性

在林林總總的基因突變中,有些在腫瘤的出現扮演重要角色,導致腫瘤發生,稱為「驅動突變」;有些不會直接引致癌細胞不受控生長,稱為「攜帶突變」。前者又稱「司機突變」,是始作俑者,後者則是「乘客突變」,坐觀其成。

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可以抑制從「驅動突變」而來的癌細胞生長,從源頭消滅腫瘤;而不同癌症有不同的「驅動突變」,可見基因檢測在制定癌症治療方案的重要性。

文:黃曉恩醫生(內科腫瘤科顧問醫生)

黃曉恩醫生(內科腫瘤科顧問醫生)
黃曉恩醫生(內科腫瘤科顧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