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之聲 70 周年 最長壽兒童雜誌 七旬老神父由小讀者「執字粒」做到社長

年屆七旬的梁熾才神父回憶小時侯在學校圖書館看《良友之聲》的時光,當時沒想到長大後會成為這本雜誌的社長。
年屆七旬的梁熾才神父回憶小時侯在學校圖書館看《良友之聲》的時光,當時沒想到長大後會成為這本雜誌的社長。

【Yahoo 新聞報道】小息鐘聲響起,當同學們都趕到操場玩樂,年紀少少的梁熾才就到圖書館打發時間,最愛看慈幼會旗下兒童雜誌《良友之聲》。這位小讀者小學畢業後,更到該雜誌出版社幫忙「執字粒」,那是電視還未盛行的六十年代。如今梁熾才是年屆七旬的神父,身兼《良友之聲》的社長。這本雜誌在架上屹立70年,成為現時香港最長壽的兒童雜誌。梁神父接受《Yahoo新聞》專訪時表示,堅持辦本土的實體兒童雜誌,繼續陪伴一代又一代小孩成長。

攝影記者:HLKP

五十年代:一紙週報做起

《良友之聲》於1953年面世,為慈幼會旗下非牟利的良友之聲出版社刊物,至今推出超過600 期。良友之聲出版社最初為慈幼會轄下學校的學生提供宗教讀物,當時以一紙週報形式派發,除了有短篇故事和專欄,也會發布有關慈幼會的消息。

直至1968年,《良友之聲》轉為月刊及畫報。故事多以漫畫呈現,除了德育故事,也有關於科學和世界各地有關的知識及益智遊戲。《老夫子》漫畫家王家禧(筆名王澤)曾於良友之聲出版社兼務編繪工作,更於此連載「小夫子」漫畫,可說是《老夫子》的前身。

初期的《良友之聲》只是一紙單張,為慈幼會轄下學校的學生提供宗教讀物。
初期的《良友之聲》只是一紙單張,為慈幼會轄下學校的學生提供宗教讀物。
《老夫子》漫畫家王家禧(筆名王澤)曾於良友之聲出版社兼務編繪工作,並連載「小夫子」漫畫。
《老夫子》漫畫家王家禧(筆名王澤)曾於良友之聲出版社兼務編繪工作,並連載「小夫子」漫畫。
細看初期的《良友之聲》,不乏廣告版面,良友之聲出版社營運及行政高級經理陳靜文解釋,後來出版社認為難以界定廣告對小朋友有何影響,所以就沒有再賣廣告,近年各媒介的植入式廣告漸多,他們更希望讓小讀者看雜誌時可遠離廣告。
細看初期的《良友之聲》,不乏廣告版面,良友之聲出版社營運及行政高級經理陳靜文解釋,後來出版社認為難以界定廣告對小朋友有何影響,所以就沒有再賣廣告,近年各媒介的植入式廣告漸多,他們更希望讓小讀者看雜誌時可遠離廣告。

梁神父記得,約九歲時第一次接觸《良友之聲》,「當時於學校圖書館看到,很多故事都不記得,但有一兩篇的印象較深刻,特別愛看《羅馬兵》的連載漫畫,當時沒有想到會成為這本雜誌的社長」。

《良友之聲》最初由人手繪圖及編寫,後來發展為排版。梁小學畢業後,曾到慈幼會的工藝學校讀書並學習排版,13歲開始就為《良友之聲》「執字粒」,更可率先看到最新一期的內容,「內裡的社長專欄都是論理和勉勵的說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最記得,社長專欄教讀者常存感恩的心。

六十年代:刊載武俠故事

一本小小的兒童刊物,記錄著香港多代人的故事。《良友之聲》隨時代發展亦有不少演變,以前資訊較不流通,電視亦未普及,六十年代的《良友之聲》有不少篇幅介紹世界趣聞,而當時流行金庸作品等武俠小說,雜誌中亦見很多故事以「武俠」呈現。

七十年代起,學生較易接觸電視,有更多機會了解社會時事,《良友之聲》漸嘗試以不同角度講解社會所發生之事,如1976年發生筲箕灣大火後,便以漫畫形式講述附近的學校如何支援受影響的災民,又有學生分享於徙置區漫步的景象,都是一些為香港記錄時代的篇章。直至八十年代印刷技術提升,可見加插更多圖片,而近年則多了以知識為主的欄目,如有STEM和科學等內容。

六十年代的《良友之聲》跟上當年的潮流,不時連載當時很流行武俠漫畫,以迎合小讀者的口味。
六十年代的《良友之聲》跟上當年的潮流,不時連載當時很流行武俠漫畫,以迎合小讀者的口味。
《良友之聲》七十年代起有更多社會時事相關內容和創作題材,如第127期刊載「筲箕灣五級大火」一事,而有關太空人和徙置區的故事,也是取材自當時的新聞。
《良友之聲》七十年代起有更多社會時事相關內容和創作題材,如第127期刊載「筲箕灣五級大火」一事,而有關太空人和徙置區的故事,也是取材自當時的新聞。

高峰期印三萬本

梁畢業後於慈幼會轄下中學任教和擔任校長,於2006年重返《良友之聲》擔任社長至今。當年他接任時就迎來困難,要組織為數僅約10人的團隊,包辦編採、包裝、發行及宣傳的工作,同時亦要維持收支平衡。近廿年互聯網盛行,梁神父坦言兒童雜誌跟其他報刊發行一樣遇上挑戰,須改革雜誌。梁邀請大學學者在書中撰寫「星級專欄」,如兒童治療故事等,又圖文並茂講解不同新奇知識,成功吸引一班小讀者。

《良友之聲》於七十年代高峰期每期發行量約三萬本,亦曾發行到星馬及台灣等地,近年疫情加上移民潮,2021年的訂閱量大跌三成,梁神父於是向各學校及教會發親筆信介紹《良友之聲》給更多人認識,翌年的訂閱量回升兩成,其中更吸引不少家長加入「愛心訂閱」,即以半價價錢訂《良友之聲》贈送基層小朋友。

1953年創刊的《良友之聲》屹立香港70年,良友之聲出版社社長梁熾才神父(中)、編輯陳詩韻(右)和營運及行政高級經理陳靜文(左)均稱,會堅持辦實體紙本雜誌,要繼續成為陪伴小朋友成長的刊物。
1953年創刊的《良友之聲》屹立香港70年,良友之聲出版社社長梁熾才神父(中)、編輯陳詩韻(右)和營運及行政高級經理陳靜文(左)均稱,會堅持辦實體紙本雜誌,要繼續成為陪伴小朋友成長的刊物。

時代變遷,當年圖書館的兒童雜誌架上有不少刊物現已消失,如《兒童樂園》和《木棉樹》等。現時《良友之聲》與同一出版社旗下的《樂鋒報》每月合印約一萬本發行,擔任了社長17載的梁神父稱,團隊發掘如何善用多媒體吸引小讀者,同時堅持辦實體紙本雜誌,因他相信實體書才可幫助小朋友集中注意力和培養閱讀興趣,盼以書本的新知識和品德故事「陪伴小朋友成長」。梁更強調,《良友之聲》是「本土」雜誌,書中故事都由編採同事從生活中找靈感而創作,例如雨後見到地上長出野菇,雜誌就以此為題,跟小讀者講解野菇由來,很少會翻譯其他地方或著作的故事。

小讀者留言:夠不夠口罩用

雜誌的編採部每月都會透過問卷了解小讀者的閱後感,亦設留言板回應小讀者的問題和意見。現任《良友之聲》編輯陳詩韻稱,有時見到小讀者在留言板中責罵故事中做錯事的人物,就知道小讀者從中學到什麼;疫情期間亦收到不少小讀者問侯,「又會問我們夠不夠口罩用」,都會令他們會心一笑。

【《良友之聲》出版社】

網上訂閱及愛心訂閱計劃詳情:https://www.vaphk.org/

香港書展攤位:3B-B26(兒童天地)

現任《良友之聲》編輯陳詩韻稱,留言板、笑話和遊戲欄目最受小讀者歡迎,陳分享曾有小讀者留言表示想得到雜誌中角色「紙恐龍」的紙模,雖然回應中表示不知在哪購買,惟設計部同事知道後,確把「紙恐龍」的紙模寄給那位小讀者。
現任《良友之聲》編輯陳詩韻稱,留言板、笑話和遊戲欄目最受小讀者歡迎,陳分享曾有小讀者留言表示想得到雜誌中角色「紙恐龍」的紙模,雖然回應中表示不知在哪購買,惟設計部同事知道後,確把「紙恐龍」的紙模寄給那位小讀者。
「李嘉堂紀念出版社」為良友之聲出版社的前身,現已改名為「李嘉堂宗教禮品中心」,兩者的辦公室址座落於天光道同一大樓,並於 2006 年設立 「DB100 探知館」, 展示多件與慈幼會有關的歷史文物,包括同為慈幼會會士、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所贈送的寶劍。
「李嘉堂紀念出版社」為良友之聲出版社的前身,現已改名為「李嘉堂宗教禮品中心」,兩者的辦公室址座落於天光道同一大樓,並於 2006 年設立 「DB100 探知館」, 展示多件與慈幼會有關的歷史文物,包括同為慈幼會會士、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所贈送的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