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近76%輸入人才冀子女在港就學 議員促港府延緩殺校

【on.cc東網專訊】港府近期力推人才政策。有團體近日就外來人才子女在港接受教育一事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逾7成受訪者會選擇所讓子女在港讀書,亦有近4成表示希望子女在港受免學費教育。有持高才通來港人士反映香港有學校粵語英文要求高,希望能考慮小朋友剛來港未適應。有議員認為子女在港教育是高才願意來港的誘因,又指在人才政策下多人來港建議延緩對中小學合併重置計劃。

港府近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輸入人才計劃,據政府數字自今年6月底有10萬宗申請,當中有3.5萬人以上通過高才通來港,有1.9萬個18歲以下子女來港。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及高才通人才服務會在9月中向1,200名非本地人發出問卷,了解外來人才對子女在港接受教育的看法,共收到326份回覆。當中有75.8%人表示會讓子女來港讀中小學,有39.7%人表示會讓子女在港接受本地資助免學費的中小學教育,另有63.2%人稱會讓子女選擇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試(DSE)。

議員尚海龍認為外來人才考慮學校種類與父母教育背景、經濟負擔能力,以及子女數量是否希望「一條龍升學有關」,又指子女在港教育是高才願意來港的誘因,而有有1.9萬個18歲高才子女來港,認為香港教育問題緊迫。

曾是中學校長的議員鄧飛則指政府的搶人才政策,不少人才帶同子女來港,相信插班人會愈來愈多。相信收生不足情況會有所改善,促通政府延緩中小學合併重置,以及不要單看中一和小一判斷數字,因為人才子女非一定中一和小一的年齡層。

循高才通計劃來港的方氏夫婦育有2名女兒,分別為2年級和幼稚園1年級,就讀直資和官立學校,認為香港整體教育制度良好,但發現有香港不少學校對粵語和英文水平要求高,部分人通過筆試但未能成功通過口試,期望學校多體諒希剛來港小朋友不適應。

另一位持高才通來港的高先生表示,自己育有2名兒子分別11歲及8歲,正就讀國際學校,每年單是供小朋友讀國際學校就需要約40萬港元。他解釋,選擇讓小朋友讀國際學校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有到外國留學經歷,認為選國際學校比較符合自己定位。但他期望政府可以向持高才通專才的子女提供教育券,降低家庭經濟負擔。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