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男性」的足球文化,如何形成,又如何被再生產?

(高詩怡,人類學者)

轉眼,2022年卡達世界盃已臨近尾聲。小組賽冷門頻出,德國隊意外出局、被球迷諷刺「德意志戰車」精神不再;韓國力拚到最後一刻、奇蹟般憑藉凈勝球躋身十六強,被盛讚其「血性與鬥志」。淘汰賽階段,克羅地亞和摩洛哥倒在決賽門口,卻因他們的強悍與韌性、雖敗猶榮。男子氣概與世界足球的「共生共榮」,似乎成了一個不需要論證的話題。

但這種「男子漢」的精神從何而來?足球是如何成為一種看似「超男性」(hyper-masculine)的運動的?足球文化內部有怎樣的運作機制?性別氣質的展演背後又有怎樣的權力關係與倫理訴求?

誕生之初的陽剛

不難看出,足球的國家化並不意味著男性氣質的單一與同質。 但勝利與否的敘事,都充當了一種維護本國榮譽的重要手段,也進一步贏得了參與者、觀看者的道德認同。

現代足球從一項英倫貴族在公學的玩樂活動,逐漸成為風靡全球的競技體育,最初要回到奠定其基本原理的《劍橋規則》(1848)和組織框架的英足總(1863)。兩者當時已反映出典型的英國紳士精神:一種對「勇氣、冷靜和忍耐的要求」。 這個以男性為主、要求隊內成員相互配合、服從整體,向對方球門發起猛攻的團隊運動,不僅在英帝國本土收穫大量關注,也成為其向海外殖民擴張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西班牙引以為傲的畢爾包地區,亦由來此地採礦的英國工人帶來足球火種。 他們的踢法一向堅韌,與國內其他地區(例如加泰隆尼亞)大相徑庭,很難說沒有受到早先英國產業工人價值觀的影響。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1217-opinion-football-hyper-masculine/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