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首引入基因療法 肌肉萎縮嬰接受脊髓靜脈注射有好轉

【on.cc東網專訊】脊髓肌肉萎縮症是一類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過去需定期用藥進行治療。醫管局首次引入新藥「阿哌奧諾基」用作基因療法,患者只需要接受靜脈注射一次,便能提升存活率,療效在嬰兒期發病的患者和尚未出現症狀患者中尤期明顯,並在用藥後的7.5年持續存在,而未出現症狀的兒童都能做到自行行走等評估的運動里程碑。而「阿哌奧諾基」已納入「關愛基金極度昂貴藥物」,經濟上有需要人士經審核均可獲得資助。

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脊髓和腦幹下方運動神經元持續衰退,甚至死亡,病童會出現肌肉無力和萎縮,失去行動能力,呼吸,吞嚥和口腔進食出現困難。醫管局估計每年在香港新生嬰兒的篩查中,將約有1至5名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被檢測出,並適合使用「阿哌奧諾基」基因療法。

醫管局與藥廠達成協議,由藥廠免費提供一劑「阿哌奧諾基」予病人作臨床基因療法,醫管局最後選定一名男嬰進行治療,他於2星期大時已被發現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於1個月出現病徵,肌力較弱,手腳無法舉行,其主診醫生陳凱珊表示他屬於脊髓肌肉萎縮症一型,患者大多預期2歲前死亡。男嬰隨即持續接受現有的脊髓內注射治療,直至8個月大有好轉,能坐及轉身,最後於上月29日在兒童醫院接受一次性的「阿哌奧諾基」基因療法,陳凱珊轉述家人表示男嬰現時「拎嘢有力咗,快咗」,並將於月底再進行物理治療評估成效。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