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尾酒療法助減症狀 港大研究:加快出院

袁國勇
袁國勇

新冠肺炎至今未有明確治療方法,香港大學最新研究現藥物治療新曙光。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研究發現,在早期為新冠肺炎輕微或中度確診患者,使用三種抗病毒藥物進行類似「雞尾酒療法」的混合藥物,比單一使用蛋白酶抑制劑,更有效減輕症狀和加快患者出院。研究團隊認為,β干擾素可能是綜合藥物治療的重要一環,但仍須進一步驗証,團隊下一輪將為重症病人進行用藥研究。此項研究已在國際醫學期刊《刺針》刊登。

新冠肺炎全球感染個案已達三百九十多萬宗,其中本港有逾千人確認感染,當中九百六十人康復,四人死亡,然而至今仍未有針對治療的藥物。袁國勇及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主任孔繁毅領導,展開首個有關混合藥物治療輕微至中度新冠肺炎病人的研究。

是次研究安排共一百二十七名今年二月十日至三月廿日入住六間公立醫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分兩組展開研究。患者平均年齡為五十二歲,病情輕微至中度,平均已發病四至五天。當中八十六人於發病後七日內,接受雞尾酒療法,即處方口服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及注射最多3劑β干擾素等,混合三種抗病毒藥物治療;另外四十一人則只獲處方蛋白酶抑制劑,兩組療程均持續兩星期。

平均住院日數為九日

研究發現,患者接受雞尾酒療法七日後,病毒量大減,鼻咽拭子樣本經測試後沒檢出病毒;患者平均只需四天症狀已獲紓緩,平均住院日數為九日。相反,只接受蛋白酶抑制劑者,則平均需待至用藥後十二日,才未能檢出病毒;更需多一倍時間症狀才獲紓緩,平均住院日數更長達十四點五天。

副作用方面,兩組患者情況相若,分別有四成八使用混合藥物的病人,及四成九對照組病人現副作用,主要是腹瀉、發燒及流鼻水,並均於停藥三日後消失。另外,只有一名對照組病人出現嚴重肝問題,沒有繼續用藥。研究更發現,雞尾酒療法患者如於發病七日後才用藥,當中未包括β干擾素,治療效果則與只接受蛋白酶抑制劑的患者無差別。

將為重症病人研用藥

團隊認為,干擾素屬天然蛋白質,身體於病毒感染時會製造更多干擾素,而β干擾素或加強身體對抗新冠肺炎,屬治療的重要關鍵,值得就此作進一步臨床研究。袁國勇補充,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仍需進行更大型的第三期臨床研究,就嚴重患者使用β干擾素或雞尾酒療法效果作進一步了解。團隊下一輪將為重症病人用藥研究,包括使用β干擾素或其他藥物的成效,檢視混合療法的效用。

新冠肺炎全球感染個案已達三百九十多萬宗,其中本港有逾千人確認感染,當中九百六十人康復,四人死亡,然而至今仍未有針對治療的藥物。袁國勇及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主任孔繁毅領導,展開首個有關混合藥物治療輕微至中度新冠肺炎病人的研究。

是次研究安排共一百二十七名今年二月十日至三月廿日入住六間公立醫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分兩組展開研究。患者平均年齡為五十二歲,病情輕微至中度,平均已發病四至五天。當中八十六人於發病後七日內,接受雞尾酒療法,即處方口服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及注射最多3劑β干擾素等,混合三種抗病毒藥物治療;另外四十一人則只獲處方蛋白酶抑制劑,兩組療程均持續兩星期。

平均住院日數為九日

研究發現,患者接受雞尾酒療法七日後,病毒量大減,鼻咽拭子樣本經測試後沒檢出病毒;患者平均只需四天症狀已獲紓緩,平均住院日數為九日。相反,只接受蛋白酶抑制劑者,則平均需待至用藥後十二日,才未能檢出病毒;更需多一倍時間症狀才獲紓緩,平均住院日數更長達十四點五天。

副作用方面,兩組患者情況相若,分別有四成八使用混合藥物的病人,及四成九對照組病人現副作用,主要是腹瀉、發燒及流鼻水,並均於停藥三日後消失。另外,只有一名對照組病人出現嚴重肝問題,沒有繼續用藥。研究更發現,雞尾酒療法患者如於發病七日後才用藥,當中未包括β干擾素,治療效果則與只接受蛋白酶抑制劑的患者無差別。

將為重症病人研用藥

團隊認為,干擾素屬天然蛋白質,身體於病毒感染時會製造更多干擾素,而β干擾素或加強身體對抗新冠肺炎,屬治療的重要關鍵,值得就此作進一步臨床研究。袁國勇補充,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仍需進行更大型的第三期臨床研究,就嚴重患者使用β干擾素或雞尾酒療法效果作進一步了解。團隊下一輪將為重症病人用藥研究,包括使用β干擾素或其他藥物的成效,檢視混合療法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