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古老 Gwulo」網創辦人 David Bellis:對於過去,盡量不要太感傷
甫出地鐵站,記者已發現貝大衛(David Bellis)高挑的身影。他身穿淡綠色有領運動 T 恤,行山鞋、防曬帽,早於預約時間便站在出口旁等候。他說話溫文爾雅,條理清晰。乍看之下,看不出這位年近花甲的外籍人士是一位公民歷史研究員,15年來,以一腔解謎的熱血和好奇心,運作一個重組香港歷史的英文網站。
網站名叫「Gwulo」,是「古老」的翻譯,顧名思義,與歷史有關。貝大衛熱愛收藏香港舊照片,除了修復相片外,亦會放大相片查看細節,尋找故事。Gwulo 網站是他和義工深耕細作的成果,目前收藏超過3萬幅相片,最早的相片可追溯至1840年。他們甚至獲得數本二戰時日記,並以當年今日的通訊形式每天免費發送內容給訂戶;網站亦收集了不同的回憶錄、舊地圖、街道、歷史建築資料等。除了貝大衛以外,有約十名歷史發燒友及讀者定期撰稿及提供舊照片,豐富 Gwulo 資料庫。
貝大衛生於英國威爾斯,曾從事電腦軟件銷售的工作,逾半人生留居香港。他1989年經過香港,來了又走,九十年代初遇上妻子,留下來便開始挖掘歷史,建立網站。最近他宣布離港回鄉,媒體接續訪問他,有人感嘆香港面貌變得太快,但貝大衛卻說作為紀錄者,他希望盡量不要太感傷。
是什麼驅使貝大衛十數年來不斷挖掘香港歷史,日復日做一件驟眼看似沉悶的工作?對他來說,重塑歷史等同砌拼圖般:對身邊事物有好奇、提出問題,然後去解答問題,從不同的媒介推斷並拼出昔日舊貌。這股動力對他來說自然不過。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40826-hongkong-gwulo-hk-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