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支持年青藝術家 創作5幅巨型手繪壁畫 融入馬術與本地文化 帶來全新打卡熱點

杜海銓 香港賽馬會
杜海銓 香港賽馬會

馬季剛於9月10日開鑼,相信不少馬迷入沙田馬場觀賞緊張刺激賽事之餘,亦發現馬場內多了5幅特色手繪巨型打卡牆,不少馬迷更已「影輯靚相」上載社交平台呃LIKE。一直支持本地藝術發展的香港賽馬會,是次與熱愛馬術運動90後本地藝術家杜海銓(Jacky)及其團隊合作,以「賽馬.香港」為題,於沙田馬場手繪了5幅巨型壁畫,既展現了賽馬運動的歷史,以及歷代馬王和騎師的英姿外,亦融入了馬場附近環境及本地文化元素,相信可以勾起很多馬迷的回憶。

「我喜歡賽馬運動比我喜歡繪畫藝術還要早。」於屋邨長大的Jacky回憶指,他自小受家人影響,於俗稱「公仔箱」的電視看賽馬運動,而他父親放工時則會買馬報回家,因這些生活的日常讓他與賽馬運動結緣。「當時我看賽馬,最『正』的除了馬匹本身很靚外,還有不同騎師的彩衣及不同馬匹所帶色彩繽紛的面罩,都相當吸引我。」Jacky其後會看不同馬具,亦會將馬報所載的相片臨摹出來,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他愛繪畫的習慣。

香港賽馬會 杜海銓
香港賽馬會 杜海銓

作品融入地道元素 包含賽馬不同持份者 

是次他創作的5幅壁畫,除了畫出賽馬運動的歷史和馬場附近環境外,亦有部分是普通觀眾或馬迷想到會包含的元素,而一些賽馬運動比較少關注的持份者,亦會包含於壁畫內。他希望一般馬迷或對賽馬運動認識不深的普通觀眾,都可從壁畫中有不同得著:「就算專業馬迷亦可從壁畫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如其中一幅畫了5匹歷代馬王的作品,每匹馬王各自的特點,如不同的毛色、騎師不同顏色的彩衣和馬具等,都可在作品中看到,讓專業馬迷亦可引發共鳴。」

回想是次創作這5幅作品,Jacky雖然事前花了不少時間進行資料搜集和視覺研究,以及與馬會不同部門溝通,思考作品的畫法等,但真正繪畫作品只能在馬匹抖暑的約一個月時間內進行,故時間十分趕,根本不容許出錯重畫,而馬場亦變成團隊的第二個家。此外,在決定壁畫的選材時亦頗費思量。

賽馬 香港賽馬會 杜海銓
賽馬 香港賽馬會 杜海銓

不止打卡 另類角度認識賽馬運動 

「賽馬運動與香港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如在賽馬日到食肆吃飯,你可能會發現很多店員和食客都在看賽馬。就算不入馬場,馬迷們都會透過電視、電台和馬報等不同渠道間接關注賽馬運動。」Jacky指香港的賽馬運動於世界十分有名,備受各地馬術運動愛好者的關注。賽馬運動亦代表了香港的繁榮安定,記得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都說希望香港回歸會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都反映出賽馬運動與香港密不可分的關係。他亦希望藉作品讓更多人了解賽馬運動的獨特性。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馬會支持年青藝術家-創作5幅巨型手繪壁畫-融入馬術與本地文化-帶來全新打卡熱點/399386?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