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駐校防自殺 楊潤雄:無標籤

【星島日報報道】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中期報告日前出爐,提出十一項短、中、長期建議,包括調派資深精神科護士到九所中小學,試行兩年,但有意見憂慮引起標籤效應。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表示,社會需接納精神科治療人士,不應因擔心或會出現的標籤效應,而去改變原有計畫。他又稱教育局會就教育制度作檢討,如家課政策和評估制度,盼減輕學生壓力。 報告提及,學生自殺涉及多方因素,而教育制度所衍生的學校壓力與學生自殺並無直接關係;然而,部分委員認為處理學生生活壓力亦十分重要。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在電台節目回應指,教育局將就教育制度作檢討,如家課政策和評估制度,並與學校討論,盼減輕學生壓力。他相信做家課本身有其意義,可鞏固知識,但問題在於數量,以及能否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童。 對於外界擔心調派兩名精神科資深護士定期到校,會惹標籤效應。楊認為,社會要接受精神科服務的人士,不應擔心或會出現的標籤效應改變原有計畫。他引述報告指,過去三個學年的自殺個案中,兩成曾接受精神科治療,認為或有學童有精神健康輔導需要,但未被發現,希望老師可做「守門人」角色,但並非將所有責任落在教師身上,家長也有責任,朋輩亦可互相關懷。 另外,教育局早前公布優質免費幼稚園教育計畫細節,未有全面資助全日制、長全日制幼稚園,楊認為有經濟需要的家庭可申請學費減免計畫,但部分雙職家庭未必有經濟壓力,質疑應否由納稅人負擔此開支。他又認為從教與學的角度、幼童發展,資助半日制幼稚園已足夠。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