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做義工 威力無窮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很多家長問我如何讓他們的子女成長得更健康、如何能夠更懂得與人相處、如何更懂表達自己和與人溝通、如何更有組織能力,家長要求好像很高,但原來透過做義工,可以滿足以上四個願望。這十年,我認識了幾位年輕人,他們原本都是沒有目標、不太懂得與人溝通,但在不同的義工組織認識他們,與他們多年合作後,發覺他們成長了,待人接物成熟了很多。 當我研究他們的成長路時,發覺他們不是隨隨便便的參與義工,而是特定某一至兩個群體或主力協助一個義工團體,這個我是十分鼓勵的,因為專注某群體,例如:視障人士,會更了解他們的需要,做義工時更得心應手。集中在某義工組織幫手,慢慢了解如何建立一個組織,更能夠看到自己適合哪種崗位,如:主席、聯絡或財政等等,這樣對你工作都有莫大裨益。 上月有機會和兩位前任高官及一位很特別的人一起做義工,他們分別是李明逵及李少光先生,他們在退休後擔任的義務工作,繼續積極人生。做義工的確有很多好處,最直接的莫過即時幫到我們的受助者,當我們幫助人時,其實我們自己亦同樣得益,不但覺得自己有更大的存在價值,從中亦學習到很多事情。 我還未交代與哪一位特別的人一起做義工,當天與她傾談時,她說很喜歡跑步,我說我很辛苦完成了一次半馬拉松,我問她有跑過半馬嗎?她竟然淡淡的說:「咁短途,我沒有記憶了。」(她並沒絲毫驕傲)因為她已完成過五次全馬拉松,她更參加三項鐵人,是香港盲人體育總會馬拉松的領跑員。她叫吳詩韻,2008年,在奧克蘭度假時遇上車禍,他的丈夫、父母及親妹全部喪生,自己亦斷了手,面部神經令眼球幾個月不能閉合,但她沒有自暴自棄。她坦言幸好有一班好友支持,一直都有參加義工工作,讓她知道生命無常。今天,她繼續參與國泰義工隊的義務工作,你與她傾談時,不會發覺一丁點的哀愁。 各位朋友,我深信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她的經歷那麼深、那麼痛,但她願意接受現實,她經常掛在口邊是:「父母給我的愛,我要延續開去,發揚光大。」我們會否比她更幸福?我們願意去做義工,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嗎?我們願意把學習到的愛延續下去嗎?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