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會鼓勵市民「成分捐血」

紅會鼓勵市民「成分捐血」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去年有近十六萬名熱心人士捐血救人,隨着人口老化,紅十字會預料未來二十五年的血液需求增幅將逾兩成五,會方除了積極研究優化人造血製品,鼓勵市民改作「成分捐血」,即只抽取血漿及血小板,其中香港捐血紀錄保持者多年來亦以捐成分血為主,讓更多癌症病人受惠。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去年度錄得約十五萬九千人捐血,共捐出約二十二萬七千袋血液,較前年增加百分之五點六;其間因為累積捐血二十五次或其倍數的市民,更達二千三百九十三人,其中有七百八十一人捐血達五十次以上,創歷年新高,紅十字會昨舉行頒獎禮表揚這批熱心人士。 只提取血小板或血漿 不過,該會輸血服務中心高級醫生李卓廣指,六十歲以上長者佔本港血液使用量五成七,且有增加趨勢,故預計在未來二十五年,本港血液需求的增幅將不少於百分之二十五,而單是去年的用量,已按年上升百分之五點三。 紅十字會積極鼓勵市民捐血,且大力推廣「成分捐血」,即在捐血過程中只提取血小板或血漿,並回送紅、白血球給捐血者,而捐血周期更可由每三或四個月一次,縮減至每兩星期一次。李卓廣指,本港癌症患者上升,治療時需使用大量血小板,去年用量已上升一成五,而血小板最多存放五天,故成分捐血可使更多患者受惠。惟現時成分捐血過程需時約一小時,並須預約在京士柏輸血服務中心總部進行。 研延長人造血壽命 此外,會方利用科技協助緩和血液需求,研究延長人造血的壽命。李卓廣解釋,在外科手術上較難控制血液需求量,部分病者需輸入人造血,「人造血只可於身體運行一日,希望未來數年科技可研究使人造血多運行幾天。」他補充,本港每天需要約八百人捐血,才可維持血庫正常存量。 現年五十六歲、香港捐血紀錄保持者李錦強,自九二年開始就以捐成分血為主,平均每年捐二十二至二十三次,最終創下捐血四百七十五次的紀錄。自十八歲首次捐血後,李氏謙稱捐血已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身為佛教徒的他,亦深信能有健康體魄捐血是一種福氣,可以積德。 紅十字會又安排兩名名字相近的捐血者及受惠人相認。胡國田去年九月因大腦血管破裂病危,最終因接受胡國輝的血液獲救,甚有緣分。胡國輝直言,「以前對捐血的感受不深,但現在看到對方的感激,救人的感覺更強,亦感到捐血人士受到尊重,希望借此實例可使更多人加入捐血行列」。 (記者:周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