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00警求助心理專家

去年600警求助心理專家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硬漢子也會壓力爆煲,去年近六百名警務人員向警隊心理服務課求助,少部分被轉介至精神專科;過去甚至有警員被沒收配槍。該課直言,本港遊行示威集會增多,單在去年就有近七千宗,警務人員工作壓力大、怨氣升,「有同事會覺得為甚麼我不是來捉賊?」又有人因為做公眾活動,經常假期執勤,不能回家引起家庭問題而求助。 記者:張媺媺 警隊心理服務課近兩年,每年各接獲約二百宗警務人員新求助個案,跟進個案亦各約四百宗。其中近三至四成個案涉工作問題如人事關係、工作適應和因紀律調查而產生的壓力等求助;另外四分一涉家庭和感情問題,財務問題約佔一成。 警察高級臨牀心理學家兼心理服務課主管劉錦麟接受訪問時透露,不但是前綫警員,警隊中高層管理人員也前來求助,「不分高層低層,基本上工作家庭健康都有壓力」。 假期執勤產生家庭問題 劉留意到,遊行示威集會等公眾活動漸多,去年共有六千八百多宗公眾活動需警方出動,前綫警員承受的壓力急增,「成日呻,明顯多了怨氣」。他舉例,「有同事會覺得為甚麼我不是來捉賊,這不是自小想的工作」,「又有人因為做poe(公眾活動),經常假期執勤,不能回家引起家庭問題,想向上司申請調崗位又遭拒絕,和上司有conflict(矛盾),產生一堆問題來求助」。 據此,該課會加強前綫警員的心理訓練,如被挑釁時如何穩定情緒、處理壓力等,並解釋處理遊行示威的意義和重要性,希望警員明白。 但心病難醫,劉指出,「每年都有十個八個(求助警員)要轉介到公立醫院精神專科」,他解釋需轉介的都是重症病人,需配以藥物治療,「我們不能夠開藥,轉介後我們也會繼續跟進。」同時,也有少數求助警員被評為不准用槍,「如果他有自殺或傷害他人身體的風險,我們會通知他的家人和上司,也會告訴他這段時間不宜揸槍」。 警隊心理服務課未來致力協助提升警務人員的情緒韌力、陷入逆境時的處理能力,「多做點預防工作,建立關懷文化」,並提供廿四小時服務,「部門八個同事輪班,一收到call就會落環頭輔導」。劉提醒前綫警員要欣賞和肯定自己的角色和工作意義,做到「知己知彼」,「多明白對方,如示威者等的感受,減少和巿民對立,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