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線上旅行社 五一期間最大贏家

和去年相比,中國整個五一假期,真正的贏家不再是賣著天價機票的航空公司,也不再是漫天要價的酒店,反而是老牌線上旅行社平台(OTA)。

今年五一的旅遊數據仍舊十分火熱。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 2.95 億人次,年增 7.6%,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28.2%;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為人民幣 1,668.9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2.7%,較 2019 年提高 13.5%。

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中國居民出入境 476.8 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激增 38%。

攜程的數據也顯示,4 月上旬,五一假期辦簽人數較一年前驟增逾三成,辦簽交易額已超過 2019 年同期。

值得注意的是,出境遊逐漸有了新形態,跟團遊的比重下降,自由行上升,這些自由行遊客往往會選擇在 OTA 平台預定機酒和國外景點。

與此同時,不少出境遊遊客選擇境外租車自駕,也讓不少提前布局海外租車業務的 OTA 平台成功抓到風口。

Fastdata 發布的《2023 年中國出境遊行業發展報告》指出,OTA 平台的競爭格局,代表了出境遊市場的競爭格局,因為 OTA 平台仍是目前承接出境遊需求最主流的渠道。

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 OTA 平台出境遊市場,攜程旅行的市佔率高達 54.7%,勇奪第一,第二名的飛豬旅行佔 27.1%,第三名的同程旅行佔 11.5%。

整體而言,這些 OTA 平台躺著就接住潑天流量。

不過,這種躺著接流量的方式,也注定 OTA 平台難以製造熱點,他們既無法像航空公司那樣推出隨心飛打折促銷,也無法像酒店那樣自行決定價格。OTA 平台是中間商賺差價,注定只能夾在中間,靠天吃飯。

隨著越來越多平台都要打造全能平台,OTA 平台的市場也面臨美團、高德等本地生活平台的衝擊,抖音、小紅書等平台也促成了更多出境遊私人對接,比如一些國外本土地陪等等。

據《格隆滙》報導,中國國內遊量升價跌和 OTA 平台興起,乃至於出境遊的興起,都可以歸結於一個原因,那就是旅遊出行的人群逐漸年輕化。

對於 90 後、00 後而言,旅行需要的自由度更高,需求更加多元化,兼具低計畫性和性價比。興趣,是驅動年輕人旅行的最大決定因素。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