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旅行社」正名辦事處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在台灣開放內地客自由行後,香港和台灣關係更上一層樓。本港將於今年內在台設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為香港在台居民提供協助,並按需要處理台灣赴港人士的入境申請。台灣駐港機構,有逾四十五年的「中華旅行社」將於本月中正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使其工作職能更明確。 記者:洪藹婷 港台去年成立「小兩會」,包括本港「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及台方「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建立兩地協商平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過去一年曾討論雙方互設辦事處、避免雙重徵稅等議題,直至昨日才達成共識。 港今年在台設處 林昨午宣布,本港將於今年內在台灣設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處理包括貿易往來、投資推廣、資訊發放,及文化交流和合作的事宜。辦事處將為香港在台的居民提供協助,亦會按需要處理台灣赴港人士的入境申請。駐台灣辦事處人員會獲免繳納當地薪俸稅,以免雙重徵稅,亦會獲安排進出機場禁區,以迎接從香港到台灣訪問的高層官員及相關人物。 至於台灣駐港逾四十五年機構「中華旅行社」也將於今月十五日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其慣常工作會繼續,亦按需要處理台灣居民來港的事宜。其工作人員同樣可免徵薪俸稅、獲「合理」居留期限、免收簽證手續費,同時可因應業務需要進入機場及港口禁區接送台灣重要官員或貴賓、使用禮遇通道或設施。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解釋,由於香港時空背景特殊,台灣駐港機構一直以「中華旅行社」名稱運作,但常被誤認為是一般民間旅行社,無法表現政府派駐機構的事實。台灣政府多次試圖向香港代表爭取正名,但「過去四十五年來,怎麼談都沒有結果」。至於台灣駐澳門機構「台北經濟文化中心」昨起亦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賴幸媛認為更名成功,顯示台灣和港澳關係改善,提高「台灣主體性」。不過林瑞麟表示,更名不過使其「工作職能更加明確」。陸委會同時公布,台灣經濟部駐港的「遠東貿易中心」以及新聞局駐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將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之下的「商務組」及「新聞組」在港繼續執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