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移植器官染戊肝 最細僅六歲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這是全球首次同時有五人因器官移植而感染戊肝。

【星島日報報道】瑪麗醫院日前傳出有五名器官受贈者同時感染戊型肝炎,懷疑病毒源自同一捐贈者。瑪麗醫院昨日證實有關情況,年紀最小的患者只有六歲。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這是全球首次同時有五人因器官移植而感染戊肝,已即時處方藥物「利巴韋林」治療,有三人已經出院,情況穩定。醫管局表示,將邀請專家小組檢討有關程序,包括研究為器官捐贈者引進戊型肝炎檢測的效用及可行性。 一名二十九歲女病人今年二月底急性腦出血死亡後捐出器官予五名病人,包括腎臟、心臟、肝臟及肺,但一名六十六歲男病人接受移植後肝功能一直不正常,直至七月發現對戊型肝炎病毒呈陽性反應;另一名接受移植的五十九歲男病人,本月十日因散發性環狀疱疹腦炎死亡,其後同樣證實對戊型肝炎病毒呈陽性反應。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團隊懷疑兩宗戊型肝炎個案,與捐出器官的女死者有關,追查發現女死者的血清有高濃度戊肝病毒,於是再追蹤其餘三名受贈者,亦同樣出現肝功能不正常及帶有戊肝病毒,其中年紀最小的六歲男童血清樣本,每一毫升帶有五千萬粒病毒。 袁國勇解釋,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來自鹿、豬、駱駝、兔子等,若市民進食未經煮熟的豬肉或豬膶,便很大可能感染戊型肝炎。但袁指,戊型肝炎並不常見,亦非肝功能異常後首先檢測的項目,約每二千五百人才有一人感染戊肝。現時感染戊肝的四位患者已處方「利巴韋林」治療。醫管局指,四人情況穩定,其中三名病人已出院,而早前離世的肺部移植患者個案,將會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被問及日後戊肝帶菌者是否適合捐肝,袁國勇認為,現時本港捐出的器官十分珍貴,且戊型肝炎的病情十分輕微,認為是兩難的局面,指「有戊肝便不移植會好浪費。」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則建議,活體捐贈者可先服用疫苗或者預先服用利巴韋林;但屍體器官則應進行捐贈,以拯救更多生命。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