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幢3800伙毗鄰藍澄灣 青衣南斜坡地擬建海景公屋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為加快覓地建屋,當局進一步向難度挑戰。房署最新選定青衣南藍澄灣旁一幅臨海斜坡地,建議興建多達三千八百個公營房屋單位,最快可於五年後落成,容納超過一萬一千人口。擬建屋苑的五幢大廈,估計樓高接近四十五層,預料可眺望藍巴勒海峽。 記者:歐志軍 發展局和規劃署去年向葵青區議會表示,政府預計未來五年在葵青區提供十三幅房屋用地,以解決社會對房屋的殷切需求。規劃署及房署最新向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進一步交代當中毗鄰青鴻路遊樂的青衣22B區之公營房屋發展計畫細節,顯示選址位於青衣路及青鴻路交界,地盤總面積約為四公頃,當中有一部分土地曾用作政府臨時工地,現時全幅土地為空置政府土地,九成六範圍劃作「休憩用地」。 樓高45層 五年後落成 當局準備建議在該地盤內興建五幢大廈,提供多達三千八百公營房屋,由於樓宇高度將不會高於一百四十米,估計樓高接近四十五層,落成單位可以眺望藍巴勒海峽。 當局透露,地盤主要是斜坡,平地不多,作樹木測量後,發現地盤沒有已登記的古樹名木或珍貴品種,大部分為常見及美化價值低的品種,有些樹木更出現受損、折枝、變形等情況。當局強調,會盡量保留現有樹木,但受影響數量將視乎最終設計方案,又指建議的公營房屋發展計畫落成後,青衣區的常住人口將會增加至約十八萬八千七百人,由於青衣現時共有約近四十六公頃鄰舍休憩用地,以及約二十一公頃地區休憩用地,即使發展計畫會「抽走」四公頃休憩用地,亦不會導致青衣區休憩用地不足。 不過,當局承認,擬議發展對青衣路(高段)的通風廊,會帶來局部的影響,但建議的布局已經考慮到有關影響,而作出相應的通風緩解措施,包括盡量保存現時的通風廊及增加建築物之間的間距和通透度,以減輕對空氣流通和行人路上通風舒適度之影響。當局預計,若能按時完成相關的土地改劃程序,項目預計最快可於明年動工,二○二○至二一年分階段完成。 增逾萬人料居民反對 葵青區議員潘志成(見圖)不滿當局在召開區議會會議前兩天才提交資料,未及諮詢地區意見,但估計鄰近項目的藍澄灣居民,會覺得景觀受阻及交通配套不足,預料反對項目。他表示,青衣區未來尚有多個公屋和居屋項目落成,若再加插容納逾萬人口的公屋單位,現有居民會感到有壓逼感。他亦質疑,有關用地的平地不多,是否適宜用來建屋,即使證明技術上可行,也相信造價不菲,要求當局交代資料。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