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音樂雜誌——適者生存

Manfred的「音樂事業」,除了資深樂評人、雜誌主編,還填過詞、擔任電視台音樂節目VJ及出過Game書等。

(綜合報道)唱片業寒冬未過,網絡又縱橫天下,無遠弗屆,影響之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蓬勃一時的零售音樂雜誌,相繼偃旗息鼓,不少平面媒體,亦已取消音樂版面……還好,尚有一份音樂雜誌,堅持初衷,而且免費,它就是即將邁入三十周年紀念的《Headlines》。 藉由同事介紹,我認識了《Headlines》主編黃啟聰(Manfred),都十七、八年了,期間也曾自薦供稿,為他選過多年十大喜歡的唱片,與一眾音樂人、碟評人所選登在雜誌上,作為年度回顧,這些都是我跟Manfred相交、與《Headlines》結緣至今難忘的點點滴滴。 一九九九年,我跟Manfred做了專訪,主力談他埋首經營的《Headlines》,旁及他的音樂興趣和理念,得以更了解這位音樂上的良師益友。 打從中學開始,Manfred已嘗試投稿樂評,一擊即中,為他奠下了往後寓興趣於工作的事業發展。一九八七年,他與文雋創辦了《第一線》,文雋約於一年後退出;一九九三年他再推出《Best Buy》,半年後將兩者結合為一,便成為了現在仍然免費派發的《Headlines》。 踏進二○○○年後,唱片業先後面對翻版,網絡上予取予攜的衝擊,令倚靠唱片廣告生存的音樂雜誌無法經營,最後只得停刊,但Manfred面對種種困境,繼續堅持下去,深明適者生存的道理,唯有調整經營策略,迎難而上,盡量開源節流,爭取廣告收益,務求每月能如期把《Headlines》送到免費派發點和讀者手上。為了順應潮流,滿足時代需求,近年亦擴展網站,雙而行,並把雜誌重新定位為「全港第一本免費綜合音樂雜誌」。 作為碩果僅存的免費音樂雜誌,為了減省不必要的開支,除了太太到公司幫手外,他把外稿Cut了,寧願辛苦一點,事無大小一腳踢,不過,他卻甘之如飴。廣告收益方面,Manfred很感謝不少唱片公司一直予以支持,即使宣傳費緊絀,仍然會預留一份給他。當然,為了吸納更多客戶,過往除了會定出部分版面,售予唱片公司,他亦作出不同配套,如刊登廣告,將連專訪、碟評等文章,不過,他會平衡篇幅內容,資訊趣味並重,以保持雜誌的可讀性。 由於雜誌需要倚靠廣告收益才能生存,故此每期的廣告量,除封面、封底外,內頁還需要有三至四個全版廣告才行。扣除製作成本,不計人工、租金,每期收入約為一萬五千元,好景時則可達二至三萬元,所以如非興趣,這倒是一份付出與收入不相稱的工作。 Manfred從事樂評與雜誌工作已逾四十年,雖云適者生存,然而在音樂理念上他仍然有所堅執,好像互聯網的興起,在翻查資料、下載影音娛樂,無疑方便快捷,但網上資料不可盡信;歌曲、錄像容易得來,每每被用完即棄,不受重視,尤其當下所說的「擁抱音樂」,他覺得那是不實在的,唯有「擁有音樂」才算擁有,才可流傳,所以他支持的是實體刊物和唱片,就以唱片為例,小如封套上的包裝、側紙,都記錄着一個成品製作過程投注的心血和意義,只有握住實物,才是真正的擁有,互聯網對他來說,是輔助作用。 作為《Headlines》的讀者,就會知道Manfred「重曲多於詞」。他認為一首好的純音樂作品,即使沒有歌詞,一樣可以打動人心,然而本地不少樂評人,評論時大多偏重歌詞部分。放眼外國不少傳唱數十載的流行金曲,歌詞都是簡單易記,不失雋永。 音樂雜誌熱潮不再,現今不少報章、雜誌亦已不設音樂版面或碟評,若想躋身樂評人行列,Manfred倒可提供有用意見。要寫出名堂、風格,只此一家,就得「專」,專注於一種音樂類型、專注於一位歌手,要成為「專」材,不要貪心。 對「音樂事業」矢志不移的Manfred,經營環境再難,都不輕言退下,即使沒了唱片店、廣告遞減、雜誌沒了免費派發平台,他大可轉到網上繼續打拼,不過,他不會將雜誌經營的年份算進去,既然是新開始,就以第一年計算好了。 談到轉變,還有這兩年間,Manfred展開了他那尋找音樂源頭之旅,他愛上了上網Bid(競投)有關音樂的舊產品。訪問開始前,他便為我跟攝影師介紹了多部百多年前的「播放器」,如一八八七年的Edison Home Phonograph(Cylinder Player),還現場為我們播放一曲,大開眼(耳)界,不過有些卻已壞掉,但他毫不介意,競投物品還有明星和不曾訪問過的歌手親筆簽名,短短日子已花去十多萬元。興趣以外,也算是對舊事舊物的一種懷舊和保育吧。 「網上Bid東西,你不怕那是假的?」 「只要相信,就會快樂!」 快樂,就是這麼簡單,難怪Manfred樂天開朗的笑容從未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