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推工作暑熱警告 岑智明質疑效果未如人意 觸發門檻過高

【on.cc東網專訊】勞工處自今年5月中起推出「工作暑熱警告」,惟坊間質疑效果差強人意。香港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表示,「工作暑熱警告」效果未如人意,執行上相當繁複,且警告信號多次「彈出彈入」,引起混亂。岑又質疑,勞工處推出的工作暑熱警告基於「香港暑熱指數」是否合適,因為「香港暑熱指數」只考慮普羅大眾的暑熱影響,而沒有針對勞動人士,觸發門檻過高,故他認為勞工處應考慮參考國際認可的濕球黑球溫度,作為工作暑熱警告的觸發門檻。

岑智明表示,天文台在2014年與中大醫學院團隊研發的「香港暑熱指數」,而勞工處推出的「工作暑熱警告」基於「香港暑熱指數」,但卻並不適用於勞動人士,更沒有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人士的暑熱風險給予評估,亦令到「工作暑熱警告」的觸發門檻比國際標準高上加高。

岑智明又稱,工作暑熱警告與天文台運作多年的酷熱天氣警告並行,有可能出現不協調的情況。他強調資訊並非愈多愈好,而是應用簡單易明且具公信力的天氣警告,才能有助市民快速掌握危險情況,擔心複雜甚至混亂的信息,只會適得其反,故他亦建議將酷熱天氣警告及工作暑熱警告兩套系統整合。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