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頓軍營會所活化失敗捲土重來 原業主日佔期間曾被關集中營

哥頓軍營軍官會所前身為一所私人住宅,名為 Watervale House,1933 年前後落成。
哥頓軍營軍官會所前身為一所私人住宅,名為 Watervale House,1933 年前後落成。

發展局今日(27 日)公布三幢納入第七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歷史建築,包括西營盤舊華人精神病院、屯門前哥頓軍營軍官會所及山頂甘道 23 號西式古宅。其中哥頓軍營率先邀請非牟利機構申請活化,​​可作圖書館、住宿、食肆、教育或商店等用途。

哥頓軍營軍官會所位青山公路青山灣段第 48 區,即珠海學院旁。會所前身為一所私人住宅,名為 Watervale House,1933 年前後落成,首任業主為 Octavius Arthur Smith。1935年,大宅轉售予政界要人兼農業專家馮銳(1899至1936年),其後再轉售予商人謝國柱。

軍營及會所 97 年移交港府

1949 年至1950 年期間,英軍曾兩度徵用 Watervale House。1959年,戰務部買下此宅,用作哥頓軍營的軍官會所,軍營英文名稱其後改為 Gordon Hard Camp。軍營曾用作步兵訓練營、戰務部軍艇基地,以及經常出動突擊艇的英國皇家工程兵突擊先鋒小隊的訓練中心。

前軍官會所內櫳設計部分保存至今,見證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前軍官會所內櫳設計部分保存至今,見證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1990 年代,軍營隨軍隊縮減規模而關閉。1997 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前,Watervale House 由戰爭事務大臣移交政府。Watervale House 於 2016 年獲得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政府在推出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時候,曾把項目批給「屯門心靈綠洲基金有限公司」,經營餐廳,提供啹喀美食,推廣啹喀士兵的飲食文化。不過即使獲得政府資助 405 萬元,基金公司最終退出計劃,大宅一直丟空至今。

第二任業主有中國現代糖業之父稱號

Watervale House 建於山腰鑿開的地台之上,建築物基座採用細琢花崗石塊砌築。大宅原為單層“L”形設計,屋前有平台。外牆大多抹上素色粗灰批盪。前面及側立面等距排列的鋼窗闊大,窗的左右兩旁是半露的雙壁柱,柱身有垂直坑紋,上方簷壁有幾何紋飾。通往平台的一對門左右兩邊有側窗。平屋頂的屋簷甚深,底面有幾何紋飾,屋頂有一方形煙囪。室內大廳的壁爐架以及其周邊範圍有麻石作裝飾。

室內大廳的壁爐架以及其周邊範圍有麻石作裝飾。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室內大廳的壁爐架以及其周邊範圍有麻石作裝飾。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大宅三代業主均有來頭。第一代業主 Octavius Arthur Smith 生於澳洲阿德萊德,在香港及印度營商,日佔時期被俘虜覊於香港的集中營,他需要透過營內的台灣看守兵賣掉自己的金牙和手表,換取糧食。手表只能賣得 2,500 日圓,換來六隻雞蛋、兩磅洋蔥、一磅蒜頭和一磅黃糖。至日本投降香港重光後,他才得返回澳洲。

第二任業主馮銳則是重要的政界要人兼農業專 家,在 1930 年代在中國廣州設立第一間製糖工廠,在製糖業的工作取得長 久的成果,為中國的主要工業和經濟資產奠定了基礎,有中國現代糖業之父稱號。 民國期間,他曾任建設廳農林局長。至於第三任業主商人謝國柱,據古物諮詢委員會文件形容,曾為香港食品工業發展有很大貢獻。

哥頓軍營軍官會所位置圖。  (古物諮詢委員會文件)
哥頓軍營軍官會所位置圖。 (古物諮詢委員會文件)
Watervale House 建於山腰鑿開的地台之上,建築物基座採用細琢花崗石塊砌築。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Watervale House 建於山腰鑿開的地台之上,建築物基座採用細琢花崗石塊砌築。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平屋頂的屋簷甚深,底面有幾何紋飾。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平屋頂的屋簷甚深,底面有幾何紋飾。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軍官會所屋頂設有方形煙囪。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
軍官會所屋頂設有方形煙囪。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