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前線醫護指無助減輕壓力 內地醫護職責僅如「護士學生」

83 名廣東省醫護人員今年 4 月 17 日抵港,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行政總裁高拔陞等醫管局高層,一同到高鐵西九龍站迎接。(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83 名廣東省醫護人員今年 4 月 17 日抵港,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行政總裁高拔陞等醫管局高層,一同到高鐵西九龍站迎接。(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批 70 名內地護士今年 4 月抵港,到七大聯網參與臨牀實習。醫管局 6 月時安排他們分享來港實習的心得,當時有內地護士表示懂廣東話,與病人溝通及看病歷均沒有困難。然而,有前線本地醫護接受《Yahoo 新聞》訪問時表示,在港交流的內地護士如「雞肋」,未能改善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只能做護士學生的工作。

醫管局去年公布「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其中容許大灣區專科護士毋須本地註冊以及免考執業試來港「交流」 10 至 12 個月,包括 10 名醫生、 70 名護士及 3 名中醫專家。有關醫護可參與臨牀工作,冀藉此提升大灣區的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專業能力提升,並改善本港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

醫管局指,首批 70 名內地護士平均年資有八年以上,部分人年資超過 20 年,不少人擁有博士及碩士學位。(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醫管局指,首批 70 名內地護士平均年資有八年以上,部分人年資超過 20 年,不少人擁有博士及碩士學位。(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主要負責換片、量血壓及洗傷口

在公立醫院內科病房工作近 10 年的護士接受《Yahoo 新聞》訪問時表示,內地護士自今年 4 月起已在其病房實習,但由於他們在港沒有護士牌照,即使具有一定年資,至今仍不會給予較複雜的工作他們處理,如派藥、打針、插胃侯、插尿喉等,擔心萬一發生醫療事故,需由香港的護士負責「唔想攞自己個牌冒險」。因此他們主要幫病人量血壓、換片及洗傷口等「護士學生都做到的工作」。

該護士指,兩地護士語言的溝通不算大問題,但甚少深入交流「都係一般點頭微笑」,直言除了文化及話題不同難以暢談,閱讀文件對內地醫護或許比較困難。

因內地醫護的培訓主要用中文,而香港則用英文。該護士稱,「不論是藥物名稱、疾病名稱、病人狀況、以及醫學用詞,香港都是用英文」,因此閱讀電腦系統紀錄,或查看病歷,對他們都比較有挑戰。據其了解,他們的交流項目包括在港學習英文,10 月將轉去該聯網的龍頭醫院的非急症病房工作。

有護士形容,今次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是舊酒新瓶,既無新意,亦無助減輕前線的工作壓力。(資料圖片) (Photo by Marc Fernandes/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有護士形容,今次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是舊酒新瓶,既無新意,亦無助減輕前線的工作壓力。(資料圖片) (Photo by Marc Fernandes/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資深護師:某程度加重工作量

另一聯網的老人科病房亦有內地護士交流,該病房的資深護師直接形容有關計劃「雞肋」,坦言「說不上沒有幫忙,但又好像不是好大作用」。該資深護師指,平時工作已經非常繁忙,現時更要協助他們在港實習,觀察病房的運作「多了一兩個人跟出跟入,但不是實際幫忙的人,某程度上加重了工作量」。

該資深護師續指,多年前亦有廣東省護士來港交流,但當時學術性較多,覺得今次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是舊酒新瓶,既無新意,亦無助減輕前線的工作壓力,直言「改善前線醫護福利及工作環境,減少人手流失,並增加護士名額及培訓機會才是實際的方案」。

林哲玄倡醫管局電腦系設中英雙語系統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曾與前線醫護人員了解有關情況,他們普遍對來港交流的內地護士表現正面,指他們勤奮好學、認真有禮,亦非常關懷病人。對於內地護士因牌照原因只好在港交流時從事簡單工作,林哲玄指,護士有別於醫生,目前未有如海外醫生的有限度註冊在港工作,長遠會優化有關計劃,包括讓他們在港持有臨時或有限度牌照,有關建議將會提交立法會討論。

林哲玄亦建議醫管局提升電腦系統,包括設立中英文的雙語系統,方便不同地方的醫護人員閱覽「勿讓語言阻礙兩地交流」。

有香港資深醫護形容,內地醫護閱讀電腦系統紀錄,或查看病歷,對他們都比較有挑戰。 (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有香港資深醫護形容,內地醫護閱讀電腦系統紀錄,或查看病歷,對他們都比較有挑戰。 (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醫管局:來港醫士平均 8 年以上年資

醫管局回覆《Yahoo 新聞》稱,「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安排香港與內地的醫護互相交流,加強兩地醫療系統的合作,以提升醫療水平,造福兩地的病人。局方形容,參與交流的內地醫護帶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港,與香港醫護互相切磋、互相學習,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必定會獲益良多,病人亦可從中得益。

首批 70 名內地護士平均年資有八年以上,部分人年資超過 20 年,不少人擁有博士及碩士學位。醫管局指,有內地醫護表示在交流期間與香港醫護合作無間,在病房內參與不少臨床工作,在過程中汲取不少香港公共醫療系統的運作經驗,獲益良多;香港醫護亦形容,內地醫護為病房的臨床工作提供不少支援,與病人相處亦十分融洽,彼此建立不少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