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不是胖只是水腫!蛋白質吃太少更慘,3種高鉀食物排鈉消腫


【早安健康/Emma(周佑庭「營養師帶你吃外食」的共同發起人)】

別人說你胖?其實只是水腫而已!上班族必學的消腫秘方!

我有一位好姊妹,時常睡眠不足;又因為被好多人說發福了,於是晚餐完全不碰澱粉;加上連日行程暴增,最近都沒時間運動。

雖然她只胖了0.5公斤,看起來卻肥了一大圈!

我們的身體組織中有50~70%的水,它能幫助體內代謝的運作。但當組織間隙的水分異常蓄積時,便會引起腫脹不適,特別在眼皮、下顎處、手臂、小腿、腳踝等處,也就是所謂的「水腫」。

排除因腎臟病、心臟衰竭、肝硬化、局部靜脈堵塞或藥物引發的狀況,大多的水腫是因營養失衡、活動不足、生理狀況所引起的非病態性水腫。

「非病態性水腫」有幾個特徵,包括血液生化數值都正常、久壓皮膚後,凹陷處很快會回彈、與生活習慣有關,20~40歲的女性較常見。

水分鬱積的情況是即使沒有多吃,體重仍會增加0.5~1公斤,甚至有些人會到2公斤。與其說變胖,我覺得變腫更能形容這種窘境。以下,讓營養師帶你了解有哪些易腫因素和改善方法:

營養失衡

鈉是鞏固組織間隙水分的物質,攝取過度的鈉,會讓液體滯留,造成水腫。

衛福部建議成人一天的攝取量為2400毫克。扣除從蔬菜、乳製品、肉類等天然食材攝入的400~600 毫克,平均一餐約剩下600~700 毫克的額度。

許多人都以為鹽、醬油、烏醋、沙茶醬、番茄醬等調味料,或者酸梅、泡菜、酸菜等醃製品,以及餅乾、罐頭、泡麵、零嘴、起司、湯品等鹹味食物才有鈉,其實部分甜味或鹹甜的零食、肉乾、麵包也會加小蘇打或其他添加物,鈉含量也不容小覷。

像是大的零卡果凍(1 個)、半包OREO餅乾、豬肉乾(4 片)、肉鬆麵包(1 個)、花生夾心吐司,也含有約200~350 毫克。

蛋白質也會影響身體水分平衡,進而誘發水腫!下一頁營養師要教你避開重重陷阱、吃對蛋白質食物,避免營養失衡造成水腫


此外,蛋白質也會影響身體的水分平衡,攝取不足或消耗增多時也會誘發水腫。尤其是減重者怕胖而吃太少肉,或過度勞累會損耗身體蛋白質;加上澱粉攝取不足,吃進的蛋白質改以供給熱量為主,讓整體蛋白質的供需不佳,浮腫容易變得更嚴重。

縱使外食者很難避開鈉的重重陷阱,但盡量選擇少加工、少調味的餐點,並且搭配可促進鈉的排出、富含鉀的食物,或多或少能有些補救:

  • 高鉀澱粉:山藥、皇帝豆、南瓜、馬鈴薯、芋頭、蓮藕等。

  • 高鉀蔬菜:菠菜、大陸妹、空心菜、韭菜、綠花椰菜、芹菜、地瓜葉、金針菇等。

  • 高鉀水果:木瓜、奇異果、小蕃茄、草莓、哈密瓜、西瓜、泰國芭樂、棗子等。

另一方面,記得搭配一餐1手掌心的肉類(手掌不包含手指的區塊),一天最少吃0.5~1 碗的飯或麵,能緩衝因營養失衡而造成的水腫。

活動不足

長時間的站立或坐著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佳,讓腿部的水分無法順利回流,一整天下來,下肢會特別浮腫,到了晚上腳掌可能會比早上大上半至一號。

想要改善這樣的下半身水腫,我推薦這三種舒緩方式:

  1. 夜晚抬高腿部

    晚上平躺在床上,使用枕頭、坐墊、瑜伽墊或毛巾等柔軟物品,把腳踝墊高10~15 公分,略高於心臟即可幫助血液回流、腿部放鬆。

    若是配合足浴(泡到腳踝、小腿肚、膝蓋都可以),舒緩效果會更好。在泡腳時,從腳跟往大腿的同方向按摩,能讓血液回流得更快速!

  2. 穿彈性襪

    必須久站久坐的工作者,可穿彈性襪來對腿部適當加壓,協助下肢血液回流。如果能選擇壓力從腳踝往小腿遞減,分段式加壓的彈性襪更合適。

    襪子的丹數僅表示織品的重量單位,並不能決定加壓力道;能決定加壓程度的,是材質及編織方法。建議購買壓力最輕的醫療級產品,免得不適宜的襪子反而讓血液循環更差。

  3. 適量活動

    當腿部肌肉的收縮力較佳時,血管回彈力也會進步。保持血液流動順暢,更可讓小腿纖細哦!

    比如我個人推薦下班時早兩~三站下車,或邊看電視邊原地踏步等,都是不花錢也不需器材的好方法!

水腫是因為喝太多水嗎?還有哪些狀況會造成水腫?下一頁營養師帶你一一了解害你水腫的兇手還有哪些


生理狀況

有些女生在生理期,或懷孕時下肢水腫,這些都是雌激素所誘發的。雖然飲食和日常的改善程度有限,但上述的方法應該還是能稍稍減少不適。

另外,如果長期飲食中缺碘、或慢性自體免疫甲狀腺炎,都有可能讓甲狀腺功能低下而造成水腫。如果最近有消化不良、腹脹便秘、記憶衰退、體重增加、持續疲憊、心跳變慢等狀況,建議至家醫診所進一步檢查,有沒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狀況。

另外,水腫和飲水量沒有太大的關聯!水腫是組織間液體的調節失常,正常人喝2000~3000 毫升的水都沒問題。

假如喝水會水腫,大多是吃太鹹或隱藏鈉的加工食品,而讓體內的鈉過高、水分滯留,反而應該要喝多點水來排除鈉。最重要的關鍵為減少鈉、增加鉀,而不是限水

本文摘自《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鹹酥雞?手搖飲?下午茶?2.5秒選對吃!》/Emma周佑庭(「營養師帶你吃外食」共同發起人)/如何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