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經】懷孕秋冬進補有乜要注意?中醫推介3款好湯水

踏入秋冬季節,市面上開始見到不少秋冬進補餐單,相信懷孕中的媽媽都想在寒冷乾燥的天氣中能吃些溫熱滋潤暖身的食物,可惜孕程間不能胡亂進補,那麼可以有甚麼選擇? 從中醫角度,懷孕後陰血聚於冲任用以養胎,懷孕媽媽身體會出現陰血相對偏虛、陽偏亢盛的狀態,容易產生「內熱」。加上秋冬天氣乾燥,更容易損傷陰津,故懷孕期間不宜峻補,宜補而不燥,以免更耗傷陰血、助火旺。 以下建議3款湯水均適合懷孕媽媽們於秋冬時飲用,有時間不妨煲來一試。

栗子淮山豬𦟌湯

材料:栗子12粒、山藥15g、粟米1條、蜜棗1-2粒、豬𦟌200g、鹽適量 做法:豬𦟌洗淨氽水;栗子洗淨去殼去衣;粟米去衣切段;蜜棗、山藥洗淨備用。所有材料放進鍋加水大火滾起,轉中小火煲1.5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栗子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又為秋冬合時的食材,加上淮山、粟米,可平補脾腎。 貼士:栗子切勿進食過多,過食容易脹氣。

桑寄生蓮子蛋茶

材料:桑寄生30g、蓮子15g、雞蛋1隻、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洗淨去芯;雞蛋滾水烚熟,放涼後剝殼備用;桑寄生、蓮子放進鍋內加水大火滾起,轉小火煲1小時,加入適量冰糖及雞蛋,滾起後即可。 功效:桑寄生有補益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加上蓮子健脾補腎,煮成糖水,於秋冬季節既可補益脾腎之氣,亦有潤燥之效。

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生薑5片、蔥2條,鹽適量(懷孕初期噁心嘔吐可加春砂仁6g) 做法:生薑切片;蔥洗淨、切段;鯽魚去鱗、取出內臟,清洗乾淨,抹乾魚身;放適量油於鑊中燒熱,加入1-2片生薑、起鑊,放入魚煎至兩面微黃。將煎好的魚放入湯煲,加入3片薑及清水,大火滾起轉中小火,煲40分鐘至1小時,最後加入蔥及適量鹽滾起5分鐘後即可。 功效:鯽魚湯有健脾和胃的功用,對於懷孕初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加入砂仁可以加強降逆止嘔、健脾和胃功效。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若有關於仁濟醫院中醫服務查詢,請致電2370 2216查詢或瀏覽仁濟醫院網頁:www.yanchai.org.hk內中醫服務內容。 Text/ 戴樂然 Photo/ Pexels & hungfoktung official

戴樂然 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擔任註冊中醫師

相關文章:

【媽媽經】肚風、脂肪、肌肉鬆弛型 產後肚腩原來咁分類 真人實試紮肚成效!

【附食療】想增加懷孕機會 原來要跟唔同周期來調理

【媽媽經】噁心、眩暈、惡露 孕婦及新手媽媽唔易做 中醫建議2款湯水紓緩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