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割禮疑惑?

家庭專科醫生李俊傑

【星島日報報道】割包皮手術於宗教上稱為「割禮」,大部分於初生嬰兒期進行,曾一度被認為純粹基於信仰原因才施行。究竟割包皮是否真有其實際需要?專科醫生指,對於某些男性,生理上確有必要割包皮,至於年紀多大才適合進行,則因情況而異,而有關術式近日亦有新發展,標榜能更進一步縮短手術過程至數分鐘內,以及毋須縫線。 「外國如不少歐美地區,除了宗教原因外,部分醫護人員認為於男嬰初生時割包皮,可更為便捷,例如可免卻成長後隨年齡增長而施術時有必要注射麻醉藥的需要。因為醫護人員一般已可從初生嬰包皮外觀,判斷是否有需要施術。另如男孩成長期間,常出現包皮炎,也應求醫確定是否應割包皮,以保障性器衛生,而事實上,即使包皮沒常發炎,但若包皮過長而有礙勃起功能者亦有需要進行修割,故適合施術的年齡須按個別情況而各異。」家庭專科醫生李俊傑解釋。 本地近日有專科手術中心引入最新的微創包皮免縫術(One Step Circumcision),據指醫生使用即棄儀器進行手術,把包皮套進特製儀器內,緊握儀器手柄約十秒後再取出,即可包紮切口。整個過程只要數分鐘,相比近五年間流行的「激光割包皮術」所需的十五分鐘手術過程,更加快捷。不過,李醫生指,目前這項術式尚處新引入階段,故仍需多作完成後臨牀個案的觀察,方可進一步作出成效評估。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