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稱如市民觀察到「路見不平」例如輕微沉降 可通知政府

深水埗海壇街日前發生面積達8米乘12米的路陷,經搶修後,介乎欽州街與桂林街之間的海壇街快線已重開。現場有地盤工人在場視察,凹陷位置已填上大部份沙石,部分範圍被掩蓋,右線亦見到修復過的痕跡。 有市民說政府亦修復工作做得很快,未有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認為香港道路好「穩陣」;亦有市民表示,當局的修復工作效率高,快線已重開,交通大致暢順。但亦有市民說,地陷封路令他過馬路及乘搭巴士上班不便。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卜國明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今次出現如此大面積的路陷比較少見,而現時全港道路地下有有超過5、6千公里的地下管道,不可能每天監測著,一般都是兩至三年檢查一次,但難保期間會出現損毀,因此鼓勵市民幫忙,如果觀察到「路見不平」的情況,例如出現輕微的沉降就可以打「1823熱線」通知政府。 卜國明說今次路陷較大機會是附近的地下管道出現裂縫或損毀,地下水將沙泥沖走,導致水土流失,初時出現細小的洞,但慢慢擴大並導致路面下陷。他又說新的填海區往往出現「剩餘沉降」,增加地下喉管壓力,設計上已經可以避免沉降令喉管損毀,但在早期的舊填海區就不排除會出現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