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打邊爐易痛風 自製健康火鍋

秋意漸濃,大家都蠢蠢欲動約齊三五知己圍在一起打邊爐。熱騰騰的火鍋伴着滿桌的肥牛、魚類及貝殼類海產、豬腰粉腸等內臟、肉丸等,還有一鍋豬骨濃湯底以及啤酒,似乎都是火鍋的必吃組合。不過其實這些均屬高危食物,吃了容易令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急升,經常吃的話更會容易誘發痛風症。一旦發作,令人疼痛莫名,嚴重的話甚至需要切除壞死部分。其實打邊爐只要懂得「揀飲擇食」,選健康的食材、飲品、湯底和醬汁,便可吃得安心,又可享受美食。

痛風成因
痛風屬於關節炎的一種,成因是由體內一種叫「普林」(Purine)的核酸代謝異常或紊亂而起,普林是人體必需的含氮物質,約80%來自身體合成,另20%則從食物中攝取。普林會經肝臟代謝成為尿酸(是代謝後的廢物),但當代謝紊亂時,體內的尿酸會過量或排泄受阻,引致過多尿酸鹽積聚在血液和關節處,當血液中的尿酸達飽和甚至過多水平(即高尿酸),便會在關節間形成高尿酸鹽結晶體,引發關節發炎、腫痛。最常見的侵襲部位多是腳趾(尤其是大拇趾)關節,其次是踝關節、足背、膝關節,嚴重的話亦可影響全身各關節,如手指、腕骨等。痛風難以根治,只能好好控制,預防發作。痛風嚴重的話,不但需要將壞死部分(如大拇趾)切除,甚至會影響其他器官,如腎臟,或引致嚴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硬化等。

傳統火鍋惹禍
剛才提到普林(又稱嘌呤)有20%從食物攝取,所以嗜肉、愛吃海鮮,尤其是熱愛打邊爐的人,血液中的尿酸上升指數,可與打邊爐次數成正比。所以冬季因痛風而入院的數字也特別多。有醫生指出,對於本身是痛風患者,一旦吃了高普林的食物,尿酸可頓時激增,半日便發病,所以很多人晚上吃過火鍋,睡覺時或翌日早上便感到腳趾關節腫痛。
而香港人傳統常見的火鍋材料,大多是高普林食物,當中以肉類、內臟、海鮮,以及加工食物尤甚,另外含高普林的湯底也不可忽視,否則挑選了健康食材,還是敗於湯底手上。
肉類:牛、豬、羊、雞、鴨、鵝
內臟:肝、腰、心臟、腸臟、腦、雞子等
海鮮:魚(如三文魚、沙甸魚、多春魚)、蟹、鱔、蜆、蠔、帶子、青口等
加工食物:各式肉丸、雞肉腸或香腸、蟹柳等
蔬菜菇類:紫菜、莧菜、竹筍、冬菇、蘑菇、金菇、豆腐、豆類等
湯底:豬骨湯底、芝士濃湯底等
飲品:酒精(如啤酒)、乳酸飲品等

自製健康火鍋
無論是否痛風患者,吃火鍋時都應盡量少吃高普林食物、湯底、飲品等。但這卻不代表要戒打邊爐,只要懂得挑選,也可吃得健康。首先最重要是盡量少在外吃火鍋,因為即使懂得挑低普林食材,湯底大多是屬於高普林系列。也要避免吃任點任食打邊爐,否則容易墮入危險陷阱,自製健康火鍋便可由自己選擇。

  • 湯底不宜選肉湯或海鮮,否則當中的普林會溶解在湯底中,增加全程的普林吸收。

  • 湯底應選自天然食材,如木耳、菠菜、番茄、白菜、豆腐(即使痛風患者,平時也可吃豆腐,但發作時避吃即可)的菜湯,也很有鮮甜味,或去油的清雞湯。喜歡的話,亦可自製藥膳湯底,可選黨參、黃蓍、紅棗、枸杞、龍眼肉、蓮子等用料。

  • 食材方面大部分蔬菜均屬低普林,可多選以上蔬菜,或芥蘭、絲瓜、茼蒿、紅蘿蔔、白蘿蔔、粟米、芋頭、薯仔、洋蔥、蘆筍、鮮百合等,低脂肉類,如去皮雞肉、去皮羊肉、牛筋、牛舌、豬蹄筋、銀鱈魚、海參亦可。‧醬料:應選蒜、薑、蔥、芫茜等天然食材,可加少許醬油、米醋或麻油。不要選沙茶醬,因鹽分及油分均十分高,不利於痛風。

  • 飲品:放棄啤酒、汽水或乳酸飲品,改選無糖烏龍茶、低熱量飲品或水。


食得健康貼士:

  • 痛風患者一星期不可吃火鍋多於1次。

  • 肉和菜應配搭得宜,最理想是60%蔬菜,40%肉類或海鮮,應先吃菜。

  • 多飲水,增加血液循環及排尿次數,幫助排走多餘的尿酸。


健康生活專題-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