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脫班 仍申加價 服務參差 5巴捱轟

5家專營巴士公司擬加價,港府若認為加幅過高會調低加幅,甚或拒絕申請。
5家專營巴士公司擬加價,港府若認為加幅過高會調低加幅,甚或拒絕申請。

港府早前公布5家專營巴士公司擬加價,其加幅過高被各界炮轟是「獅子開大口」,對處於復常階段的基層造成沉重經濟負擔。有議員認為,5巴以疫情期間錄得嚴重虧損而提出加價,理據並不充分,認為應參考復常後客量再釐定加幅。議員又認為,專營巴士脫班問題多年來未見改善,促5巴改善服務質素,長遠認同專營巴士可參考港鐵機制,按客觀指標調整車費。

議員盧偉國指,新冠疫情過後,本港正開始復常,整體經濟復甦需時,認為5巴提出的加幅過大,包括逾25年從未加價的城巴機場線擬加價50%。他認為隨着各口岸開通,機場客運量一直增加,認為5巴應檢視巴士線復常後幾個月的客量,再釐定票價加幅。

應考慮市民負擔能力

盧又指,巴士服務作為鐵路的輔助,可考慮容許部分與鐵路重疊的路線,在繁忙時間加強班次,提升服務質素之餘,亦有助巴士公司業務健康持續發展。

議員張欣宇則認為,5巴申請加價須考慮多項因素,除了營運成本及收益、市民負擔能力和接受程度外,更涉及服務質量。他表示,5巴表現欠佳,過去10年仍有脫班,質疑有否理據大幅加價。

倡參考「可加可減」機制

就有意見認為專營巴士可考慮參考港鐵「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張欣宇同意有客觀指標是好事,但認為港鐵機制目前有較大空間改善,倡專營巴士有待港鐵機制完成檢討後再作參考。

除了龍運,4家專營巴士於疫情期間即2021年4月已獲准加價。相隔不足兩年,5家巴士公司去年先後再入紙加價。其中,九巴、龍運巴士擬加9.5%及8.5%;嶼巴擬加9.8%;7月將合併的城巴新巴建議大部分巴士線劃一加2元,而機場線方面,「A」日間線及「NA」通宵線加幅達50%,其餘「B」、「E」、「R」、「S」及「N」日常和通宵服務路線則加23%。港府日前已表態指,經評估後若認為個別加幅過高,會建議調低加幅,甚或拒絕申請。

有議員建議,檢視機場巴士線復常後幾個月的客量,再釐定票價加幅。
有議員建議,檢視機場巴士線復常後幾個月的客量,再釐定票價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