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科普|福島核廢水爭議:在情感與科學之間尋找答案

福島核廢水
福島核廢水

2011年,福島核電廠遭受地震及海嘯的襲擊,造成大量放射性廢水的產生。面對這重大的問題,日本選擇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處理水排放入海,此舉立刻在國際間掀起波瀾。為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針對福島的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處理水進行了深入的審查,並於7月4日發放了一份詳細報告。報告指出,日本的排放措施已完全按照國際安全標準執行。而IAEA不僅即時監測,還計劃長期審查並與東京電力公司以及日本核能規制委員會維持密切聯繫。

儘管IAEA給出了肯定的評估,這項決策在日本及其鄰國仍引起爭議。中國更是以禁止進口日本海鮮作回應。而根據我們的大數據分析,過去兩周內,中國社交媒體上的討論量高達420萬條,遠超第二名美國的6萬條。

其中,約有24%的帖子持負面觀點,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條帖子來自抖音,指出由於洋流的影響,核污水對近海漁業的影響較小,但對遠洋漁場影響較大。

福島核廢水
福島核廢水

面對此議題,我們應該如何反應?首先,我們要冷靜分析,多角度了解事情,基於科學數據做出判斷。事實上,多數國際專家和機構都認同日本在此問題上已展現充分的透明度和負責態度。美國國務院也認為,日本的做法與國際標準相符。再者,韓國和美國等多國的核能設施亦有放射性廢水排放的情況,這在業界中並非新鮮事。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進一步闡述,日本釋放處理水的做法,以及其採取的相應方法,均符合國際安全規範。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的計劃,經過處理後的水分階段、受控地排入海中,對人和環境的放射性風險微乎其微。IAEA網站上提供實時數據,涵蓋福島第一核電廠釋放的處理水情況,包括水流速度、輻射數據和氚濃度給大家監察。

福島核廢水
福島核廢水

國際原子能機構還考量到潛在風險。例如,一儲罐組的約10,000立方米未稀釋的處理水於20天內洩露,或三個儲罐組的約30,000立方米在一天內洩露的情況。在這些可能情境中,其影響仍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的限制。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社交媒體討論於8月30日當天已降至17萬條。這或許代表,民眾開始理解到這樣的決策並非絕對的黑與白,而是要基於事實和數據進行理性的考量和討論。

文:劉偉良(Eden)/社交媒體商業應用公司天勤(Tocanan)首席執行官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數據科普-福島核廢水爭議-在情感與科學之間尋找答案/398025?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