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北多處落雹 大埔驟降10℃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昨午天氣風雲變色,天晴行旱雷,大埔更發生落雹現象,不少網民將落雹短片及照片瘋傳互聯網,有網民指冰雹大如一元硬幣,也有細如黃豆,在冰雹及一場暴雨過後,區內氣溫還急降攝氏十度,本港對上一次七月份落雹已是八年前之事,幸無人受傷。熱帶風暴「妮妲」移近華南沿岸,天文台最快今晚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據大埔區網民指出,昨午十二時三十分至下午一時許,區內多處地點出現落雹現象,包括大埔中心、太湖花園、康樂園及林村等地。有職業司機稱,當時一輪雷暴過後即下大雨,且夾雜冰雹,車身和附近鐵皮屋發出啪啪聲響,他看到的冰雹大如波子。 落雹五分鐘 大如一元硬幣 大部分目擊者稱,落雹維持約五分鐘,有大如一元硬幣,也有細如黃豆,當時大埔區溫度為攝氏三十三度,惟冰雹過後瞬間下降十度,天文台的大埔區氣溫,只得攝氏二十三度,較大帽山的溫度還要低,但氣溫隨後慢慢回升。遇上落雹的巿民均感到無比興奮,不少人拾起在掌心把玩,也有人以手機拍下形態及上載互聯網。據知,不僅大埔出現落雹,粉嶺亦有網民指遇到落雹,當時新界北區都有下雨,但九龍一帶則天睛,還不斷打旱雷,未見有落雹現象。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稱,本港自一九六七年起,今次是第六次在七月份落雹,對上一次七月份落雹已是二○○八年,綜合多年數據,以四月份落雹的次數最多,有十多次。 她解釋,落雹是在強雷暴和強對流天氣下發生,暖而潮濕的空氣上升,水分在高處凍結成冰晶,它下降時不斷被上升氣流推上去,經多次凝結變大粒且重量增加,當上升的氣流承托不住,冰粒便跌落,冷氣流隨雨而下,所以地面氣溫會突然降低很多。林靜芝指出,落雹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巿民毋須驚訝。 「妮妲」移近 今晚或掛一號波 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氣旋昨已增強為熱帶風暴「妮妲」,天文台表示,隨着「妮妲」移近華南沿岸,天文台最快今晚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周二最接近本港,在本港東北面一百公里內掠過。本港明起天氣轉壞,驟雨較頻密及有雷暴,隨後周二、三有狂風大驟雨,海面有大浪。 按照天文台預測路徑,「妮妲」明日(周一)會進入南海東北部,本港八百公里範圍內,將逐漸增強為中心風力達時速一百四十五公里的颱風,周二最接近本港。但「妮妲」的移動路徑仍有不確定因素,可能在本港東面或西面登陸,若在本港東面登陸,本港會吹偏北風,受山勢阻隔影響,風力相對較低;如果在南面掠過並在香港西面登陸,由於沒有屏閉,風力較強。天文台說,東南風將海水推向岸邊,可能造成風暴潮;適逢本周有天文大潮,有機會加劇風暴潮造成水浸威脅。本報記者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