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劉奇葆出局 領導非「鐵帽子」 官媒揭孫政才等賄選 「談話調研」防弊端

【星島日報報道】中共新一屆領導層前天產生,官方新華社發表長篇特稿,透露周永康、孫政才、令計劃曾利用會議推薦搞拉票賄選,因此這次醞釀中央領導人人選改為「談話調研」;針對三名未屆齡的十八屆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劉奇葆、張春賢無法連任,新華社稱,中央領導人不是「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主要根據人選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暗示他們在政治和廉潔方面可能有問題。 中共十九大閉幕,前天產生新一屆領導層。新華社昨天發表「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透露這次在醞釀中央領導人過程中改變方法,由投票推薦改為「談話調研」。 官方曾經披露,中共十七大前夕,中央在北京召開一場「黨員領導幹部會議」,四百多名高幹獲發一張「可新提名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人選的民主推薦票」,名單上有近兩百人,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推舉未來領導人。 人選準則:政治表現、廉潔及事業需要 新華社昨天稱,十七大、十八大採取了會議推薦的方式,但由於過度強調票的分量,帶來了一些弊端:有的高官在會議推薦過程中簡單「劃票打勾」,導致投票隨意、民意失真,甚至投關係票、人情票。「中央已經查處的周永康、孫政才、令計劃等就曾利用會議推薦搞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 周永康是原政治局常委,孫政才是原政治局委員,令計劃是原中南海大管家。十九大期間,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公開指他們與薄熙來等人「陰謀篡黨奪權」。 為了吸取教訓,今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拍板醞釀產生中央領導機構人選採取「談話調研」,「不限定推薦人數,人選推薦票數作為參考,不以票取人。」推薦人選必須與習近平「保持高度一致,是及格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 報道稱,談話調研和人選醞釀工作在習近平直接領導下進行。今年四月下旬至六月,習近平分別五十七名中央領導人、黨內元老談話,聽取意見。其他領導人也聽取了兩百五十八名黨政軍高層的意見。 「符合年齡不一定提名」 報道稱,參加談話的高級幹部一致贊同「嚴格標準、事業為上」,認為「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也不是『鐵椅子』『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主要根據人選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能留能轉、能上能下。 」九月二十五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組成人選方案。四天之後,方案獲得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 在中共十九大,三名十八屆政治局委員,包括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原新疆黨委書記張春賢,未滿六十八歲門檻「出局」,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秘書長楊晶也「落選」中央委員,引起外界強烈關注。新華社這篇文章,等於暗示四人是由於「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等因素而出局。 相關新聞刊A30版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