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一世紀前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香港的夏天,正正是風季。不論是學生,還是上班一族,每次聽到打風消息,心中總是暗暗期待,因為「在家工作」出現前,「八號風球」等於額外獲得一天假期,不過能否橫跨一整天,則是一場緣份遊戲了。有趣的是,若按數字來算,現在只有5個風球(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其實還有5個風球已隨時代消失,包括通知市民風暴消息的方式,也在時移世易間改變了。
消失的風球
話說在139年前,即1884年,當時香港風暴信號系統為圖形代表吹襲方向,強度相等,若中心風力大至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的颶風程度,便會使用鳴風槍示意警告。其後,在1907年時,風槍改為每10秒燃放1個風炮,總共3個,並同時掛上「十」字形信號。
十年過去,本地正式使用數字系統,配上圖形來標示風暴信號,當時只有1號至7號風球。1號風球的意思與今天一樣,代表24時小時內可能有熱帶氣旋風襲;2至5號風球則各自代表東、南、西、北不同風向;而6號風球代表烈風增強;最後7號風球為熱帶氣旋中心風力強至颶風程度,同時放風炮示意。
之後,為了更方便讓市民及船隻避風,天文台數字信號的代表風向更改,如2號風球代表西南風、3號風球為東南風等,並新增9號及10號風球,即為原先的6號及7號風球。其後,又因為日佔時期的氣象預報物資短缺,把信號精簡至1、2號風球,前者為戒備強風吹襲,後者是烈風以上風力吹襲。進入英治時期,天文台恢復信號系統為1、3、5至10號,而這幾乎而成今天信號的雛型。
數字越大 風力越強?
從以前的信號系統得知,其實數字愈大,並不等於風力愈強,所以為免市民搞亂,天文台在1973年為系統進行更新,把5至7號風球取消,改為8號西北、8號西南、8號東北及8號東南,一直沿用至今天。
在百多年前,科技遠遠比現在落後,天文台因而在總部、警署、部分政府建築物及不同地區的海邊設置信號站,強風來襲時會掛上「風球」或「波」的實物標誌,晚上則以不同顏色的燈號來通知船隻,避開危險。在60年代,全港共有42個信號站,因通信科技起飛,十年後信號站慢慢被淘汰,直至2001年12月31日,長洲作為最後一個信號站退役。因為信號站,所以時至今日,即使天文台不再「掛波」和「除波」,這一段過去仍留在人們的語言使用習慣之中。最後,和數字系統一樣,颶風與颱風同是熱帶氣旋,分別只是它們在哪個海洋上產生,前者為北大西洋,後者是北太平洋西部。除此之外,還有北印度洋的氣旋風暴。
你期待打風嗎?
撰文:月田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這篇文章 逾一世紀前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最早出現於 BetterM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