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金融體系風險 中國正在悄然加大市場干預力度

【彭博】-- 中國正在採取越來越有力的措施遏制金融體系風險,此舉可能會削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的承諾。

最近幾周,中國政府要求央企控制境外大宗商品敞口,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考慮管控煤價,屏蔽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搜索,並實際禁止了券商預測股指的具體看漲點位。上周五發布的新規將禁止現金管理類產品持有風險較高的證券,並限制其槓桿的使用。中國發改委官員周四表示,政府將適時開展多批次金屬儲備的投放。

這些措施雖然不是直接干預,但可能會強化道德風險的概念。如果投資者知道當局有可能會介入,限制某類資產的收益或損失,那他們就有一定的把握押注這個結果。隱含的政府支持可能會鼓勵單向押注——這對決策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他們尋求提高市場效率,同時支持不平衡的經濟復甦。

「中國面臨的問題是,金融體系的債務和風險增加了,從而使得放棄對國內市場的控制變得更加困難,」北京大學金融教授、《Avoiding the Fall: China’s Economic Restructuring》一書的作者Michael Pettis說。「由於道德風險,中國越是穩定市場,市場從根本上說就越不穩定。」

海外寬鬆的貨幣環境對北京構成壓力。海外政府和央行過去15個月裡釋放的流動性大部分都直接進入了中國——一個殖利率更高、貨幣強勁、外資准入程度越來越高的龐大市場。單方面的資本管制意味著過多資金流入內地可能會導致價格扭曲。

自1月份以來,官員們已多次就資產泡沫提出警告。甚至在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開始引發通膨風險之前,當局就已經在鼓勵股市回調,擠壓債券市場槓桿交易的空間。

相關言論在上周的陸家嘴論壇上升溫,中國銀保監會表示防範金融風險「一刻也不能松懈」。國家外匯局局長表示,企業炒匯「久賭必輸」。中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周三在微信公號上發布聲明稱,在美元走強之際,要高度警惕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風險。

「政策制定者正在密切關注金融穩定風險,」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Jenny Zheng等人在6月10日的報告中寫道。「中國的疫情刺激應對措施在引領實體經濟復甦方面發揮了重要而有效的作用,與一些已開發市場‘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措施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產價格創出歷史新高。」

這並不意味著中共會放棄降低政府影響力。北京對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保持沈默,讓投資者感到震驚,長期以來關於政府永遠會救助系統重要性公司以維護穩定的假設遭到挑戰。

高盛集團分析師表示,「大到不能倒」的概念可能不再適用於中國借款人。

政府正在與非同尋常的力量抗爭。一個追蹤大宗商品價格的指標本月升至10年高點,燃料、金屬和食品的漲勢比預期更持久。這將導致新興市場以及美國和歐元區等發達經濟體通膨加速。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上周警告,全球通膨持續的時間可能不像許多專家預測的那樣短暫。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表示,面對來自各方的通膨和通縮壓力,中國不能放鬆警惕。

中國經濟復甦的脆弱性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工業增加值增速低於預期。這可能會增強政府對干預的偏愛,而不是採用更直接的工具。中國央行曾表示不會大幅收緊貨幣政策。與俄羅斯、巴西或安哥拉等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央行不同,中國央行預計短期內不會加息。

這意味著針對微觀層面風險的做法可能會繼續下去,即使這會強化當穩定面臨太大威脅時國家總是會介入的信念,從而使真正自由的市場變得更加遙遠。

就目前而言,中國共產黨可能認為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在7月1日中共迎來百年華誕前尋求平靜的日子裡更是如此。

原文標題China Is Quietly Stepping Up Its Interventions in Markets (1)

(新增第二段和第七段關於金屬和人民幣的內容,以及最後五段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