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民教室】如何用Google Map規劃行山旅程

用Google Map規劃的行程

行山前要規劃行程,目的有四:

  1. 計算行程所需時間,令參加者心理上有所準備

  2. 預備所需裝備 (如食水、食物、電筒)

  3. 確定停留或休息點,方便隊伍中途匯合

  4. 作為安全保障。遇到意外,令救援人員更易找到隊伍(行程表在出發前交予沒有參與活動的朋友)

規劃行程最有系統的方法,就是為活動制訂行程表。行程表包括以下各項資料:

  • 起點、終點,以及中途停意的地點名稱及座標

  • 各中途站的距離及所需時間

  • 休息時間及地點

  • 前進方位

  • 各點的高度

  • 整體的出發及到達時間

  • 景觀、路段備註 (如奇石、路標等)

正式來說,大家應該依照地圖 (應採用HM20C,1:20000的地圖),去度量距離、高度,去制訂路線,及計算行程距離及需時。(請參考《[郁民教室] 計算行山腳程 搵尼史密夫》) 但現今科技進步,亦可交由電腦代勞。

Hiking Planner v1.0製作的行程表

Hiking Planner v1.0

,就是一個網頁,利用Google Map去計算行程的距離及時間。以麥徑七段為例:

  1. Click新增分段

  2. 將圖釘插在地圖 (起點及終點)

  3. 若地圖未能提供你所想路線,可將縮短每一段的距離。(如由城門主壩往草山,地圖通常建議行衛奕信徑。你可先選擇登針山山頂的路線,那才會依麥理浩徑而行。)

  4. 確定整條路線後,可Click每一段 (數字1、2、3),然後編輯你的行程,如起步時間,地點名稱等。

  5. 完成後,可輸出行程表、地圖及高度圖 (以網頁、EXCEL或PDF)

Click新增分段,就可在地圖上標示起點及終點。

Click入各分段,可編輯行程。(見下圖) 右邊工具列,亦可揀選輸出格式。

除了文章開首的地圖外,還有高度圖提供。

(原文)

更多:
Fitz.hk 網址

Fitz.hk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