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指矽谷銀行在港無經營銀行業務
專注初創企業的貸款機構矽谷銀行,因為資不抵債被美國監管機構關閉,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當地最大宗銀行倒閉事件。在本港,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注意到海外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的行動,會繼續關注事件發展。 發言人說,矽谷銀行在香港沒有經營銀行業務,只設本地代表辦事處,由於矽谷銀行並非認可機構,因此不能在本港經營銀行或接受存款業務。
專注初創企業的貸款機構矽谷銀行,因為資不抵債被美國監管機構關閉,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當地最大宗銀行倒閉事件。在本港,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注意到海外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的行動,會繼續關注事件發展。 發言人說,矽谷銀行在香港沒有經營銀行業務,只設本地代表辦事處,由於矽谷銀行並非認可機構,因此不能在本港經營銀行或接受存款業務。
華爾街著名空頭、研究機構 Rosenberg Research 創辦人 David Rosenberg 表示,此次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銀行業危機遠未結束,黃金市場仍持續受到良好支撐,最終將會突破每盎司 2,000
中美科技角力沒完沒了,遭美國極力封殺的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昨日公布業績,沒上市也成市場焦點。華為2022年全球銷售收入6,423.3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微增0.86%,扭轉2021年大跌近三成的劣勢,淨利潤卻下滑68.72%至355.62億元,為2011年跌逾53%後再度倒退,原因之一乃研發投入創紀錄新高,佔收入比重飆至25.14%,可見這家左右大國關係的科技巨擘加緊掌握「硬科技」。
航運股招商局港口(00144)和中遠海控(01919)昨雙雙派發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成績表,中遠海控去年純利按年升22.75%,高達1,096.84億元(人民幣‧下同),再創歷史最佳業績,每股盈利6.83元,末期息按年大增59.77%,每股派1.39元。不過,受多間重磅航運股逆市走低拖累,公司昨股價收跌5.76%,報8.83港元。
矽谷銀行(SVB)倒閉,最表面的原因是大量購入了長年期債券,由於利率急升債價自然跌,銀行需要以巿價入賬,就造成了大額賬面值虧損。在傳統「成王敗寇」的意識形態下,一沉百踩,就把購入長年期債券這個決定歸咎於管理層無能,但「借短貸長」本來就是銀行的基本作業,銀行拿着存款生不出利息收入,也負擔不了面向存戶的各種成本。 無家底創業者難開戶 以前銀行出現危機,往往是借貸方出了問題,變成呆壞賬。隨着游資大增及不少投資者增加投資創新科技,大量資金集中到創新企業,SVB自2019年起存款額急升3倍,當中不少是新企業的公司戶口。例如創業者有了意念和執行計劃後,就會做第一輪天使融資,希望集資50萬或100萬美元,用以聘請工程師把意念寫成軟件。 但這類初創企業的銀行選擇不多,幾個20幾歲的年輕人既無「家底」,又無實績,拿着一張由陌生人發出的50萬美元支票要求開戶,其實很難通過防洗黑錢測試的。所以,初創企業很難在長期服務科技業的銀行之外開戶。SVB在矽谷40年,吸收了不少初創企業,因為他們在當地扎根,真的有疑問,一兩次通話就能找到寫支票的天使投資人,完全可以核實初創企業的身份。 選擇往來銀行當然是管理公司的庶務
歐美銀行危機暫見紓緩,但投資情緒未完全復原。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預期,歐美銀行問題或有後續影響,港股在今季料呈先低後高走勢,波幅介乎18650點至22900點。他建議投資者應作兩手準備,第一手是先做好防守避險,待銀行危機明朗化後轉作第二手部署,屆時可選擇吸納龍頭新經濟股,以及旅遊和內需消費的復常概念股份。 銀行危機趨緩 留意後續影響 歐美兩地在3月突然爆發銀行危機,先有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被接管,後有瑞士百年老店瑞信被「白武士」收購。劉紹文指出,市場預計銀行危機可控,但後續影響的破壞力難以估計,資金遂作「安全投資轉移」(flight to quality),轉投至國債、黃金、貨幣基金和高息股避險,導致風險資產估值收縮。他說,「有經歷過金融海嘯的便會有印象,凡是與金融或銀行相關的事情,情況都是較複雜,可以持續多個月,後續影響難估算。」 劉紹文表示,本季基本情景預測是歐美銀行危機不會嚴重轉差,並能夠逐步趨於明朗,惟尚有後續影響浮現。在此情景下,他預期恒指本季將出現先低後高走勢,季內波幅介乎18650點至22900點,即相當於恒指預測市盈率8.8倍至10.8倍。然而,一旦
大型科網股分拆業務消息不斷,市場憧憬這些龍頭公司估值能夠重估,帶動京東集團(09618)股價昨升逾半成、阿里巴巴(09988)亦重上100元大關,再成為「紅底股」。惟市場整體情緒仍偏審慎,恒指昨高開274點後低走,全日僅升90點,收報20,400點;首季度累升618點或3.12%。
第一季最後交易日,華爾街股市顯著造好,三大指數均收高1%以上,連升三日。數據顯示通脹進一步降溫,引領大市升幅加大。債市回升,10年期國債息率跌破3.5厘水平。總結第一季,市場經歷兩次共0.5厘的加息,以及歐美銀行危機的恐慌,市場大幅波動,然而三大指數在一個月和一季均升,受惠加息預期降溫,納斯達克指數在第一季升幅達16%,是2020年以來最好的一季。有分析認為,牛市已重新出現,大市4月有望進一步上升。
美國商務部周五(31 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 2 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 5%,低於市場預期的 5.1% 和修正後前值 5.3%;2 月 PCE 物價指數月增 0.3%,低於市場預期的 0.5% 與前值 0.6%。
旭輝永升(01995)宣布,核數師收到一封匿名信函,當中載有對公司與控股股東之一旭輝控股(00884)進行的若干交易的多個指控,涉及總金額為18億人民幣。公司管理層認為有關指控含糊不清,缺乏實質內容。公司管理層已對信函中所述的該等交易進行審查,並認為該等交易已在集團的管理賬目中適當記錄,且該等交易的進行具有充分的商業事實及業務理據,並按正常商業條款進行。自收到信函以來,公司一直與核數師緊密合作,以解決他們對該等交易的疑問。核數師建議,為處理信函中的指控,公司及董事會的審核委員會應採取額外程序,以核實及確認該等交易的商業事實及業務理據,以及其符合適用法律及法規,以便核數師能夠完成2022年全年業績的必要審核程序。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將繼續與核數師緊密合作,以促進完成剩餘的審核程式,並按照上市規則於2023年4月30日或之前刊發2022年全年業績及寄發2022年年度報告,以便儘快恢復公司股份在聯交所的買賣。刊發2022年全年業績的預期日期將須與公司的核數師進一步協定。公司股份將繼續暫停,直至刊發2022年全年業績。 (ST)
南韓 3 月出口連續第六個月下滑,而且跌幅幾乎是 2 月的近 2 倍,主因是經濟降溫,導致全球半導體需求欲振乏力。 南韓經產省周六 (1 日) 公布初步數據,南韓 3 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 13.6% 至 551.2 億美元,降幅較 2 月的 7.5% 明顯擴大,但比市場原本預
美聯儲首選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指標升幅低於預期後,市場估計加息機會下跌,美股周五越升越有,道指高收415.12點或1.26%,報33,274.15點,本月上升1.9%。 標普500指數高收58.48點或1.44%,報4,109.31點,全月累漲3.5%;納指收報12,221.91點,高收208.44或1.74%,全月累漲6.7%。 大型科技股向好,Tesla(TSLA.US)回收電動重型貨車Semi,股價反升6.2%;Alphabet(GOOG.US)揚2.7%;Meta(META.US)升2%。 以2023年第一季度計算,標普500指數和道指分別上漲7%和0.38%,納指首季累升16.8%,創2020年以來的最佳表現。(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藍籌股中國生物製藥(01177)周五(3月31日)收市後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歸屬股東盈利按年大減82.6%,僅賺25.4億元(人民幣.下同);倘扣除應佔聯營及合營公司損益,以及若干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值變動減值等項目後,經調整利潤則上升16.4%,至29.9億元。集團去年收入287.8億元,增7.1%;末期息多五成,每股派0.06港元,連同中期息全年派息0.12港元。 按產品類別劃分,去年新產品(即5年內上市產品)收入升19.8%,至125.1億元,收入佔比約四成;抗腫瘤用藥收入91.9億元,增加14.3%,收入佔比約三成;創新藥收入則多20%,達到67.5億元,佔整體收入約兩成。 估2023收入雙位上升 中生製藥主席謝其潤於業績會上表示,中國疫後重啟經濟,今年業務回復正常,連同今年會有3款創新藥上市,預測公司全年收入將錄得雙位數增長,但由於研發費用增加,今年淨利潤料僅得個位數升幅。另外,中生製藥維持2030年收入增至1000億元的目標,期望屆時可躋身全球30大藥企。 展望2023年,創新藥淨收入料達100億元,較去年大增48%。謝其潤形容,創新藥可為中生製藥帶來高速增長,計及本身已有的3款
關鍵通膨數據回落,聯準會可能即將結束本輪升息循環,美股在第一季最後一個交易日走高,科技股高歌猛進,四大指數週五 (31 日) 集體收紅。 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五上漲 1.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414 點,漲幅 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7%。
早前京東(09618)公布,擬分拆京東產發及京東工業兩間公司在港上市,《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道,京東產發及京東工業擬各集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京東表示,擬議分拆完成後,將繼續間接持有兩家公司50%以上股權,因此京東產發及京東工業將仍為京東的子公司。受惠於分拆消息,京東周五(31日)股價上升5.4%,收市報172元。 百度騰訊申設人民幣櫃台 百度集團(09888)及騰訊(00700)公布,已提交增設人民幣櫃台的申請,擬支持港交所「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 騰訊指出,雙櫃台模式將增強人民幣計價股份的流通量及定價效益,該舉措亦將擴大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的交易渠道。百度則稱,「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可為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靈活性及股票流動性,並支持人民幣的國際化。 新股力盟科技首掛升兩成 另外,周五兩隻新股上市,首日掛牌股價表現各異,跨境數碼營銷服務提供商力盟科技(02405)收報0.84元,較招股價0.7元,高0.14元或20%,以一手4000股計,每手賬面賺560元。 至於內地生物降解塑料產品製造商中寶新材(02439)則潛水,收報0.68元,較招股價1.0
中信股份(00267)去年純利增長7.48%至754.81億元,末期息每股45.1仙,全年每股派65.1仙,以昨日收市價計算往績股息回報率7.09厘。這家老牌紅籌同時宣布,鑑於集團主要業務和資產位於內地,附屬公司主要以人民幣列帳,已決定本年度的業績開始改用人民幣作為列帳貨幣。
中國稀土(00769.HK)公布2022年止年度業績,收入8.1億元,按年下降33.2%。錄得虧損3.73億元,相較上年度純利2,427萬元,盈轉虧;每股虧損15.94仙。不派末期息。(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面對銀行業崩潰,加上美國監管機構對Binance 的訴訟,加密貨幣行業監管打擊加重,比特幣本月有望連升第三個月,成為兩年來表現最佳的一個季度。比特幣最新升超過1%,報28,375美元。 加密貨幣本月有望上漲超過22%,今年迄今漲幅超過72%。亦是比特幣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表現最好季度。(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聯儲加息周期或快將結束,金價一度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微升0.1%。金價本季度上漲超過9%。 4月期黃金價格升0.4美元或0.1%至每盎司1,998.1美元。 5月期銀價格升1%至每盎司24.23美元。 5月期銅價格維持於每磅4.0885美元。 7月期鉑金價格跌1%至每盎司995.9美元。 6月期鈀金價格跌0.1%至每盎司1,464美元。(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股3大指數連續3日高收。數據顯示美國2月份通脹放緩,利好投資氣氛。美債孳息率下跌,科技股造好。美股全星期、3月及首季累計都上升。通脹有降溫跡象,市場預期聯儲局加息周期將見頂,帶動市況季內急升。道瓊斯指數尾市升穿33000點關口並企穩收市,是近1個月以來首次,收報33274.15點,升415.12點,升幅1.26%。全周升3.2%。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2221.91點,升208.44點,升幅1.74%,創近7個月收市新高。全周升3.4%。標普500指數升穿4100點,收報4109.31點,是2月中以來高位,升58.48點,升幅1.44%。全周升3.5%。3月份及首季表現最好的是納指,3月升6.7%,首季急升16.8%,結束4個季度跌勢,是2020年中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季。道指3月升約1.9%,首季升0.4%;標普500指數升3.5%,首季升7%,同樣連升第2個季度。歐洲主要股市在3月最後1個交易日靠穩,英法德股市連升5日。英國富時100指數收報7631.74點,升11.31點,升幅0.15%。德國DAX指數收報15628.84點,升106.44點,升幅0.69%。法國CAC指數收報7322
美聯儲首選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指標升幅低於預期後,市場估計加息機會下跌,美股周五上漲。 道指早段飆升161.16點或0.49%,報33,020.19點;標普500指數升19.41點或0.48%,報4,070.24點;納指報12,074.96點,升61.22或0.51%。 截至昨日收市,標普500指數和納指第一季度分別上升5.5%和14.8%,道指則下跌。以本月計,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上升2%和4.9%,道指上漲0.6%。 不包括能源和食品成本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2月份上漲 0.3%,低於預期的0.4%。(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