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修員須增聘千人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新政府將大力發展房屋基建,引申配套如升降機及扶手梯不可或缺。業界人士預料未來五年須增聘約千名技術人員,負責安裝、維修及檢查電梯。有工程師表示,電梯維修需跨界別知識,薪酬雖比其他工程專業高,但因工作危險,「整𨋢」形象不好,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 記者:曾偉龍 現時全港約有三萬多升降機及電梯技術人員,仍面對人手短缺情況,而新政府決心大興土木,電梯工程人才需求有增無減,「電梯專家」工程師註冊管理局委員梁志明表示,電梯工作危險,須於漆黑的機廂內工作,而且電梯維修對技術人員的要求高,須掌握電子、機械等多個範疇的工程專業知識,薪酬亦一般高於其他工程行業,但形象不佳,家長不喜歡子女入行「整𨋢」,使行業人口老化,缺乏新血。 梁志明估計,未來五年業界須增聘約千名技術人員,但每年只有二、三百名畢業生投入市場,預計行業薪酬將會被搶高。不過,梁志明指出行內出現資深人多、年輕人少的青黃不接現象。 須具跨界別專業知識 梁志明指出,政府已修訂法例,要求註冊升降機工程師及註冊自動梯工程師必須為相關界別的註冊專業工程師,規定將於今年底推行,他相信新規定有助行業進一步專業化,有利吸引年輕人入行。他又相信政府可透過毅進計畫等方法增加人手,不擔心人手荒出現。 電梯維修學徒須完成四年由註冊升降機或自動梯承建商提供的正式培訓,學習各種安裝及操控電梯,通過考核晉升為技術人員,負責領導工作人員工作,而一般年資達七至十年的員工,可參加機電工程署的資歷考試及專業面試,晉升為註冊升降機或自動梯工程師。 電梯事故頻生,梁志明認為有需要增加行業人手,但認為事故與人手不足未必有關。他指出,事故成因一般是機件老化、電子零件故障及人為疏忽三種,亦牽涉乘客不當使用,而機門、按掣及門夾是最易壞的電梯零件。他又認為,現時不少工廈已改變用途,作藝術工作室等場地,有人以為貨𨋢承載力大,改作載人更為安全,但工廈老舊,貨𨋢機件使用多年,亦屬壞𨋢高危族。梁志明指舊樓舊電梯最容易發生意外,必須定期檢查,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