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史學家出爐 研文史吸取智慧
(綜合報道)研習歷史可助借古鑑今,Elsie知道,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每年都會舉辦「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今年已是第四屆,參與的中學共有五十所,今屆共有三位學生獲選「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並於上周六於港大舉行頒獎禮,全場座無虛席,非常熱鬧。 為了推動社會研習文史的風氣,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主辦、教育評議會及《星島日報》等機構合辦「第四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對象是中六學生,每所中學只可提名一人,參賽學生須撰寫文章,分享研讀歷史的心得及看法,並須入讀大學的文、史、哲學系。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會長何漢權表示,每年比賽參與學校反應踴躍,今年的參與作品水平更是歷屆最高。 Elsie上周出席了頒獎禮,認識了三位今屆青年史學家年獎得獎者,他們從近五十人中脫穎而出,包括現正就讀北京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的林詠莎、香港大學法律系一年的林俊朗和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的李謙諾,雖然大學入讀不同學系,但三人談起對中史的興趣,依然興致勃勃。 林詠莎是今年青年史學家年獎的唯一女得獎者,中學時就讀聖保羅男女中學,於去年中學文憑試中考獲連中、英文兩科在內共六科5**,成績彪炳,但她卻選擇修讀沒有「錢途」的歷史系,她同Elsie講,父母自小帶她到博物館、圖書館參觀閒逛,自始便與歷史結下不解之緣,就讀中五時她已經決定要在大學修讀中國歷史。 詠莎表示她在學習中史的過程中,發現每個有趣的歷史故事背後,都有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例如南北朝兩地迥異的政治與社會情勢,其實深受當時的異族與漢人、氏族與寒門等關係影響。同時讓我反思今時今日一些大眾認為理所當然的現象如現代化、中西文化交流的香港地,是如何承傳中國幾千年傳統農業文明遺留的影響。」 她認為社會錯綜複雜的難題和矛盾,可從歷史源流中吸取智慧應對。她又認為要讀通歷史,必須飽覽群書,如《明朝那些事兒》以幽默的筆觸寫歷史,可讓讀者輕鬆學習歷史故事。 現時在北大讀歷史的她表示,以前只能從媒體的報道了解內地,但到了北京後發現香港社會對內地的認識是「一知半解」多於「有成見」,正如大眾對歷史的刻板印象一樣。「歷史帶來的反思,除了是客觀的史實之外,古人做人處事的態度亦值得借鑒,例如前人寵辱不驚的態度可以教我們去應對社會困境。」她又深感內地同學的歷史根基非常深厚,「他們引用的複雜史實是自己未聽過、未學過的,而他們上課的時候已經能夠一一對老師推薦的讀本作出評論,我起初亦壓力不少,但明白研讀歷史並非進行比較,而是享受增廣見聞的過程。」她早前更參觀過北京周口店的田園洞人化石,親身感受歷史。 另一位得獎者林俊朗曾就讀風采中學,他亦認為歷史並非單向灌輸史實,而是一條「景色明媚的雙程路」,而其中一個體悟歷史的途徑便是探尋背後的文化價值,「今時今日教育制度將歷史與文化割裂,學生唯一接觸文化的機會是校本評核,因為要計分才會去讀。」 他又舉例,不少讀理科的同學在中文課上想不通為何五倫在漢代、宋代被逐步扭曲,「五倫成為一種逼使百姓服從的政治工具,只有了解宋代面對五代十國道德淪喪的歷史背景,才能了解當中的價值轉變,這正正反映歷史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他期望中國歷史科能夠盡早獨立成科,拉近歷史與年輕人的距離。 選擇升讀港大法律系的他認為,「現時文憑試的中史科增設太多背誦式題型,評鑑式題型相對較少,容易予人死板、沉悶的感覺。」面對繁重的課程內容,俊朗會自製筆記溫習,除了羅列朝代大事外,更會製作一些比較表,根據不同朝代的特徵進行分類,「例如唐代、明代宦官為禍較深,開元、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盛世之一,整理過程中可以縱橫學習,從中建構自己的看法,這是教科書不能給我的。」 讀歷史如同看長劇,內容環環緊扣,甚至涉及跨學科知識。林俊朗舉例,「例如通識科說的管治效能、民意基礎、政策成效等可在唐代的盛世中得以體現;又如大躍進為甚麼會失敗?亦涉及經濟學的生產級別問題。」他鼓勵同學嘗試以其他學科的分析滲入中史科,會發現歷史其實離生活很近。 來自喇沙書院的得獎者李謙諾則建議,同學研習歷史時不妨從有興趣的範疇切入,「不必跟隨教科書,例如有人喜歡讀古代十大懸案,從中了解當朝當代的宮廷政治氣候;有人喜歡研究傳統制度如田制、稅制、兵制;有人喜歷史研究,質疑歷史事件的真偽,如明朝文字獄是否真的發生過?秦始皇、華陀是否西方人?這些歷史旁枝都顛倒了我們的既定認知。」 三位得獎者都同意「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可為現代社會留下啟示。Elsie相信,只要同學能循不同途徑加以梳理貫通中國歷史,讀起來定能事半功倍。Elsie知道,當日頒獎禮更頒發「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畫」相關獎項,本報稍後將有專題報道,有興趣的讀者可留意。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