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被拒入境 李家超:無關新聞自由

■對於馬凱被拒入境,李家超稱與新聞自由無關,不會公開評論個別入境個案。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早前被拒續發工作簽證的香港外國記者會第一副主席兼《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馬凱,前日以旅客身分來港,被入境處拒絕入境。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事件與新聞自由無關。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特區政府有權按「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進行入境管制。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田銘祺表示英國非常關注事件,形容事件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所保障的言論及新聞自由。外國記者會批評此做法毫無理據,要求港府解釋。記協等七個新聞工作者團體亦發表聯署,形容過去一周是香港言論自由史上的黑暗日子。 英國《金融時報》指,馬凱前日原訂以旅客身分來港處理一些商業及個人事務,在機場被入境處職員盤問數小時,最後被拒入境。馬凱回覆傳媒時表示,港府只確認拒絕他入境,沒有就此提供任何原因。 入境處表示,在處理每宗入境個案時,會按照相關法律和政策,並充分考慮個案的實際情況後才作出批准或拒絕入境的決定。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事件與言論及新聞自由無關,重申政府不會公開評論個別入境個案,由於涉及個人私隱問題,完全公開細節亦可能影響入境政策,因此不會公開資料,又指當局正處理馬凱早前工作簽證被拒的上訴。他說,每年入境的外地人士超過六千萬人次,有個案獲批准入境,亦有不獲批准的,「這是入境處在處理入境管制方面很正常的事。」 外國記者會昨發聲明,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及困惑,指自馬凱被拒發工作簽證以來,該會一直要求政府提供合理解釋,至今未獲回應,又形容當局的做法毫無理據,是不恰當的制裁,要求港府立即解釋。十七名外國記者會前主席又致函特首林鄭月娥,促請港府公開解釋拒絕馬凱入境的原因,以及澄清外國記者會是否仍被視為中立的平台。 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等七個新聞工作者團體發表聯署,形容過去一周是香港言論自由史上的黑暗日子,且當局和手握資源者所設的言論禁區愈來愈大,「紅線」毫無法律依據,令香港自由的空間不斷縮窄,呼籲全港市民關注和警惕,亦敦促中央及港府珍惜本港多元而開放的言論自由空間,保護由此而生的特有經濟地位。 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田銘祺在社交網站表示,英國非常關注事件,指事件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所保障的言論及新聞自由。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發言人亦表示非常關注事件,當局拒絕向資深英國記者發簽證做法史無前例,破壞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又指田銘祺昨按訪港,曾與《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會面,並會向港府緊急提出事件。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北京作回應,她指特區政府有權根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對各國或各地區的人士入境、逗留及離境進行管制,「你們記者在世界各地旅遊,應該知道各國都會根據自己的出入境管理法拒絕或同意訪者入境,這是很正常的事」。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