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跳橋 挑戰極限 非玩命

【晴報專訊】最近一段少年「跳橋」片段在網上熱傳,網民有讚有彈。對於被斥「玩命」,片中主角澄清,其動作源自法國的「飛躍道(Parkour)」運動,他苦練八年,非一時貪玩。他與戰友力撑Parkour可鍛練身心,亦讓他們學會積極生活。 該段30秒短片名為「When Jack is boring」,片中的少年由離地約十米高的天橋,一躍跳到對面的天台,然後再跳回對面的天橋,全程神態自若。片段於上周五上載到Facebook後,在社交網站上有超過600人轉載,惟網民反應兩極,有人狠批少年「玩命」,一旦失手隨時會傷及途人,累人累己;亦有人欣賞其膽量,相信他為此下了不少苦功。 主角:跳橋前苦練八年 片中主角阿Jack昨接受本報專訪,他澄清「跳橋」並非無聊的舉動,而是練習Parkour逾八年的成果。「有人以為我係『符碌』才做到,其實那段距離(約兩米)完全在我能力範圍內,我跳之前係有100%把握!」他指,練習Parkour首兩年,每次也在重複五個基本的過欄動作。看來觸目驚心的一跳,背後是八年間紮紮實實的基本練習。 為了讓更多香港人認識Parkour,阿Jack於三年前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兄弟,成立了名為「To be free」的Parkour團體,現時約有十名固定成員,年齡介乎17至18歲。成員之一的馬仔直言,Parkour讓他找回人生意義:「以前每日瞓醒都唔知做乜,只會全日打機;宜家每日起身就會諗住點樣練習可以令自己有進步。」 視網民批評為提醒 另一成員Joey自言三年前仍是一位宅男,每天躲在家中打遊戲機,極少外出,更遑論做運動,高峰期體重高達170磅。直至在朋友介紹下接觸Parkour,他不但成功減去約40磅體重,自信心亦大大增強:「以前覺得好多嘢都做唔到,現在都願意嘗試。」 對於網民的批評,阿Jack認為是一個提醒:「證明仍有許多港人不了解Parkour,這個亦成為我們的推動力,繼續努力推廣這項活動。」他們表示,未來會繼續拍片及接表演,期望讓大眾知道,香港人亦可以玩Parkour,而不是「玩命」! 專家:稍有不慎可致命 看似玩命的Parkour,其實極講求技術及訓練。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說:「Parkour是法國軍人創立的訓練,技術包括跳、跑及騰空。」他指這項運動在落地時很講求技巧,須令腿部肌肉力量強壯及懂善用技術如「打觔斗」來緩衝關節承受的壓力。 他認為,這是屬於「需要體力的文化活動」,應給予年輕人展現的空間,但參加者須有嚴格訓練,循序漸進提升難度。他希望公眾能從社會文化活動角度,欣賞這項活動的價值。 浸大體育學系教授鍾伯光亦指,Parkour除了需要膽量,更需有判斷力;玩得合宜,可訓練身體協調力、速度外,更能培養信心。但他提醒該運動有一定危險性,要以顧及公眾安全為前提。他說,由於年輕人好勝心強,如沒有衡量自己能力便挑戰難度,隨時跌傷頭部,有致命危險。 社工:鼓勵青少年積極 「如果找到適合的興趣,他們的人生就會改變!」香港明愛南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隊長陳子陞指,要幫助青少年重回正軌,近年常用的方法是引導他們建立健康的興趣。他指,曾有不願工作的少年人,因愛上「夾band」,為要賺錢買結他及租band房,變得努力工作。 他指,無論是玩音樂、跳舞或Parkour,都可以是一件工具,讓青少年找到人生目標,積極生活。「不過我們較少鼓勵人玩Parkour,因為這種運動雖然吸引,但需要很高技巧及大量練習時間,唔係個個有恆心可以玩落去!」 記者:譚琦恩、盧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