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掉記憶




洗掉記憶不等如洗腦。時人對洗腦的解讀,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攻擊洗腦的人,不正是要洗別人的腦嗎?這是另一篇的題目,在此不贄。本文要介紹的是如何洗去令人不愉快的回憶。

我們對記憶這樣東西相當矛盾。年青學子想增強記憶,垂暮老人想保留記憶,焦慮患者想抹掉記憶,三者皆不可得。有些人害怕高處,有些人害怕昆蟲,他們恐怕再面臨這些情境的時候會鉤起他們驚慌的往事。有人曾經遇過慘痛的經歷,例如車禍、殺戮等;這些影像不時出現,稱為創傷後壓力症,都因這個記憶太深刻,太難忘,而且太容易重現腦海中的緣故。

也有一些是癮君子,他們幾經辛苦在戒毒中心戒除毒癮,並且避開那些朋輩,那些環境,希望重新做人。豈料幾年之後,一個偶然的場合,讓他們相逢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工具;這個深藏的記憶不自覺地彈出來,令該人又要重吸,不能自拔;這就是毒癮的可怕之處。

上文提過記憶的幾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未成型之前,都有可能把它截住。如果用化學的方法,主要有三個:一是去甲腎上腺素阻斷劑(betablocker),二是谷胺酸NMDA受體阻斷劑,三是蛋白質合成阻斷劑。因為要形成記憶,幾種物質都有關聯。第二和第三種因為牽連較廣,在人體中不適用;第一種是可以用的。在急症室的階段,對交通意外受到驚嚇的人,可以給予beta受體阻斷劑propanolol,記憶便難以鞏固起來(當然還有其他方法,還在實驗階段)。另外一個值得留意的問題是,睡眠令記憶較容易鞏固,一般的鎮靜劑,使患者昏睡,有可能加深記憶,未必是好辦法。

假如傷痕記憶已經根深蒂固,那又怎麼辦?近年科學家利用了「再鞏固」這個原理。當一個記憶被喚起,然後再記住,需要一個「再鞏固」的過程。在這數小時內,記憶比較浮動,能夠被操縱。可以用藥物,也可以用非藥物的方法。在2010年的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把記憶喚起,在十分鐘和一小時後把同樣的景像重複播映。因為沒有伴隨刺激,跟據巴甫洛夫的原理,這個記憶會逐漸消退;又因為在浮動時段內,這記憶就被刪掉,幾個月內都不能喚醒過來,同樣的方法試用在癮君子上也得到初步的成功。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勞振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