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中產」求助累升三成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產之苦有誰懂?明愛向晴軒表示,尋求輔導的中產人士累積計有兩千多人,比一年多前上升約三成,求助的中產普遍對經濟前景和置業存有憂慮,當中更有百分之一人有抑鬱徵狀,甚至有人形容自己是「收入中產、生活草根」的「窮中產」。明愛希望新一屆政府能解決中產人士的置業困難,並促進本港發展多元化產業,維持本港競爭力。 記者:楊耀登 明愛向晴軒○九年推出「再晴計畫」為中產人士提供輔導及支援服務,尋求服務人數由一年多前的一千七百多人,累積升至現時的二千一百多人,增幅約三成。 2100人感生活草根 明愛向晴軒兼再晴計畫督導主任郭志英表示,近年環球經濟下滑,求助的中產人士普遍都對本港經濟前景感到憂心,加上樓價愈升愈高,不少人都說有置業困難,希望樓價能夠保持平穩,而通脹高企之下,甚至有中產人士形容自己是「收入中產、生活草根」的「窮中產」。 郭志英指,中產人士學識高,收入高,工作能力強,加上要兼顧工作和進修,未必有時間找人傾訴心事,負面情緒積聚下來,難免會有情緒問題。 她稱,求助個案中大約有百分之一人出現情緒低落、失眠和難以集中精神得抑鬱症病徵,他們多數擔心在高競爭的工作環境下,自己會飯碗不保,特別是一些合約制員工。 受家庭壓力 1%患抑鬱 例如有一名年約三十歲,在小型電子機械公司擔任管理層,月入一萬八千元的未婚女士,因為公司生意不好,而自己的學歷和技術又並非十分高,因而終日擔自己若不努力進修,不討好上司,很快就會遭到解僱;加上她要供養家人,在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之下,她變得食慾不振,經常擔心自己工作上犯錯。 政府即將換屆,郭志英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推出政策協助中產人士,「他們無論在工作或者照顧子女上都有需要,但很難從社會上取得到服務。」她認為政府應該考慮協助中產人士置業,重推居屋或夾屋,讓樓價平穩發展,並且促進本港發展多元化產業,避免中產人士出現「下滑」,變回基層市民。明愛向晴軒昨於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辦「齊撐快樂一家人」活動,吸引約五十個中產家庭出席,齊心在雨傘上繪畫,宣揚家人互相支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