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優公民大使 踐行社會責任

十優公民大使 踐行社會責任

(綜合報道)建設美好的社會,由培育公民意識開始,Elsie知道,和富社會企業早前舉辦「傑出公民學生獎勵計畫」,以培育青少年成為「負責任公民」為目標,並從一百八十位參與計畫的中小學生中,挑選出「十優公民大使」,作為推動及宣傳公民教育的學生代表,身體力行籌辦校內活動,以提升同儕的公民意識,一同為建構香港未來而貢獻一分力量。 和富社會企業主辦的全港學界組織「和富青少網絡(Wofoo Youth Network)」早前舉辦「傑出公民學生獎勵計畫」的嘉許禮,公布「十優公民大使」和「十優學生大使」的名單,是次有一百八十位中小學生參與計畫,參加者須參與不同類型的培訓活動,包括專題講座、環保考察、領袖訓練營及公民大使比賽等,再經過學校推薦及面試,最後選出二十位的「十優大使」。 Elsie同廠商會中學校長兼和富青少網絡執行委員會召集人麥耀光傾過,「我從事教育界二十七年,學校頗為重視公民教育課程,我觀察到本地年輕人的公民意識愈見增強,從一些日常小事中可見一二,好像學生會主動讓座給長者及有需要人士,而且沒有半分彆扭,更會招呼長者坐下。早年的學生也會讓座,但表情總是尷尷尬尬,未能自然地實踐公民責任,另外,年輕一代的環保意識也有所提升,平日巡視學校,也會見到學生自動自覺關掉電燈、冷氣,減少資源浪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已經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 他續稱,「和富推行是次計畫,旨在發揚正面的公民價值觀,並從校園開始,發掘有潛質的學生,培育下一代的公民意識,其實比賽只是一個形式,以表揚較傑出的學生,故獲獎學生不應自負,反而要肩負起公民大使的職責,以身作則向同輩表現『尊重他人、愛家庭、愛香港和愛祖國』的內在素質,他們也要堅持香港的核心價值,香港的未來將要交託在他們手上。」 Elsie知道,「十優公民大使」分為中學組和小學組,小學組得獎者包括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學生梁茵、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馬灣)學生何婞怡、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學生黃嘉慧,以及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學生王萃欣和馬梓晉;中學組得獎者包括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學生何穎芝、將軍澳官立中學學生彭梓軒、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學生蔡溫妮,以及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學生梁兆峰和梁映暉。 得獎學生梁兆峰和梁映暉同是校內公民教育學會幹事,他們獲老師推薦參加是次計畫,兆峰笑言,「我很開心能參與計畫內不同類型的活動,尤其是領袖訓練營,既能學習領導才能及溝通技巧,又可以跟一班小學生相處,這次經驗使我獲益良多。我兒時的脾氣很壞,動輒便吵鬧,於是把自己兒時的形象,套在現今的小孩身上,加上不少報道都指時下的兒童是『王子』、『公主』,我先入為主認定他們沒有禮貌、嬌生慣養,結果出乎意料地,領袖營裏的小朋友都很有禮貌,又會幫忙做事,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比童年的我成熟得多,也令我反思自身的不足之處。」 映暉則笑說,「計畫安排的活動都很有意義,其中以環保考察最為深刻。我們到慈濟環保教育站,參觀垃圾分類的步驟,譬如磁帶、膠樽,處理後循環再用,可惜香港人仍未能高度關注環保議題。我先前看過一輯《鏗鏘集》,講述本港回收廢玻璃瓶的情況,因缺乏出路及市場,玻璃瓶一車一車運往堆填區,這做法浪費了不少可再用的資源,可惜政府未有具體措施減少垃圾數量,社會大眾也未能意識這問題的嚴重性。」 公民義務由個人做起,映暉表示,「每天也要從生活中實踐公民責任,身邊有些同學只喜歡打遊戲機、打波,對社會發生的事漠不關心,日常談論的話題很貧乏,我認為年輕人應關心社會,平日多看新聞,才能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而且我習慣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如公益少年團,以行動感染朋友,並回饋社會。」 兆峰的左右銘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有幸成為『公民大使』,更要嚴加警惕自身的行為和態度,譬如注重公德心,以身作則才可勸導他們改善,我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個敢作敢言的公民,勇敢指出社會上不公平的事,即使看來微不足道,如有途人無理打尖或亂拋垃圾,也需要有人勇敢發聲,才能阻止不正確的行為蔓延開去。」 Elsie覺得,良好的公民素質代表一個地區的形象,及早培養年輕人的公民意識,自能保護香港的國際形象。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